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企业动态 查看内容

富豪为啥RUN到了新加坡?

2024-3-14 14:10|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01最近有个新闻还是引起了朋友圈里的不小震动。在沉寂了两年后,中国的巴菲特、PE一哥、高瓴资本的创始人,张磊再出现在的时候,已经成为了一名放弃了中国国籍的新加坡人。张磊低调远不如马老师张口就要让你做人,但 ...


01


最近有个新闻还是引起了朋友圈里的不小震动。

在沉寂了两年后,中国的巴菲特、PE一哥、高瓴资本的创始人,张磊再出现在的时候,已经成为了一名放弃了中国国籍的新加坡人。

张磊低调远不如马老师张口就要让你做人,但他背后的高瓴资本,一度被视为中国乃至亚洲资产管理规模最大的投资机构。

高瓴集团成立于2005年,先后投资了京东、字节、腾讯、滴滴、美团、、宁德时代、蚂蚁金服、蔚来汽车等一众独角兽,管理基金的规模也从最初的5000万美元发展到如今的730亿美元,在过去的15年里平均年回报率超过了40%。

毫不夸张的说,国内商业帝国的半壁江山几乎都有高瓴资本的影子。

张磊移民新加坡不仅带去了百亿身价,也把投资目标看向了全球市场。

当然这不是个案,中国富豪扎堆新加坡已经是不是什么秘密。

在张磊之前,红杉资本的沈南鹏、支付宝女王彭磊、迈瑞医疗创始人李西廷以及海底捞的张勇夫妇先后加入了新加坡。

好家伙,原以为这些顶级富豪都退隐山林、安享晚年去了,没想到卷了细软全跑到了新加坡。

根据数据显示,2023年新加坡的家族办公室数量猛增,已经从2020年末的400家猛增到如今的700多家,是自2017年以来的近7倍。

仅在2023年上半年就有182个家族办公室在新加坡成立,其中来自中国的就有63家,涉及金额超过了25亿人民币。

当然,这些家族办公室不光来自亚洲,欧洲、美国的高净值家庭也占了其中很大一部分。

简单理解家族办公室,实际上就是一个帮助超级富豪管理他们家族巨额财产的专业团队,他们不仅仅是看管财产,还包括投资,为家族成员规划未来,甚至搞定税务和慈善事业等等。

类似家族信托又比家族信托更加灵活,这样的办公室可以保护富豪们的财富安全,并且能够代代相传。

新加坡的家族办公室暴增,也就意味着富豪移民数量在不断增加。

根据2023年《福布斯》全球亿万富豪榜,新加坡的亿万富翁数量从去年26位增加到了35位。

这些亿万富翁的财富总和大约是1189亿美元,几乎占到新加坡社会总财富的62%。

2023年,新加坡的经济总量达到了5013亿美元,增长率超过5%,人均GDP更是突破了8万美元,在全球最富裕的国家中排名第6。

去年一年,新加坡新增注册了7万多家公司,相比2022年增长率9%,创下自2014年以来的最高纪录。

在这些新成立的公司中,有超过3500家跨国企业在新加坡设立了区域总部或者运营中心,全球最顶尖的100家科技公司中就有80家落户新加坡。

除了谷歌、亚马逊、推特这样的美国公司,还有中国的字节、腾讯、阿里以及华为在内的一众明星科技企业。

不管你愿不愿意承认,新加坡已经超越香港成为亚洲第一、全球第三的世界金融中心,未来几年还将深度虹吸全球富豪和精英人才。


02


所以问题就来了,商业大佬为什么选择新加坡?

这里首先要提到新加坡的金融制度。

众所周知,通常把金融自由挂在嘴边的地方,多少都和洗钱脱不了关系,比如伦敦、迪拜和香港,当然也少不了今天的主角,新加坡。

新加坡和香港师出同门,都是英国殖民体系下的附带产物,两边的发展路径大体相同,主要依靠是天然深水港和高效的金融服务。

早在二战爆发前,新加坡就是世界第五大港口,英国人在这里开办了十几家银行,随后又拓展出来各种支付和保险业务,主要还是围绕航运做服务,赚的那是盆满钵满。

1965年新加坡独立,但随后就陷入到周围国家的全面围剿,马来西亚首先宣布不再通过新加坡的港口进行对外贸易,接着印尼又跳出来和新加坡搞贸易封锁,到了1968年,英国驻军又拍拍屁股走了,新加坡的经济遭到重创,失业率达到了14%,GDP暴跌了20%,无限接近崩溃的边缘。

也就是在这种大背景下,李光耀实施了一系列的金融政策和法规改革,其中最重要的一项金融改革就是设立了亚洲美元市场,如今换了个说法儿,名叫新加坡离岸银行。

大家不要小看这个金融改革,因为从本质上讲,银行和监管是矛盾的两个方面,离岸银行的作用就是让银行摆脱监管的束缚,从而使全球资本加快流动,所谓的金融自由或者数字货币的去中心化,说白了就是升级版的离岸银行,其核心内容就是资金可以不受监管,想干点啥就干点啥。

当然,金融自由化所带来的风险也非常大,很容易被游资趁火打劫,当年亚洲金融危机的导火索,就是泰国实行金融自由化,结果被华尔街大鳄狠狠地割了韭菜,香港和新加坡也损失惨重。

新加坡金融业务的第一次腾飞是在上世纪70年代,当时由于越南战争再加上印尼、泰国动荡不断,东南亚的富豪、权贵们开始大量转移资产,首选目标就是金融制度超级自由的香港、新加坡。

因为不管外来资金是否合法,新加坡、香港的银行不仅可以做到完全无视,还能提供完善的保密服务,一直都是不明资产的理想避难所,俗称东南亚地区的洗钱天堂。

不过到了上世纪80年代,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香港近水楼台先得月,金融地位也开始大幅上升,特别是最近十几年,大量的科技创业企业跑到香港上市,又带动资本和企业加大了对香港的投入。

所以在很长的一段时间里,香港一直是亚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新加坡就只能安静的做个千年老二。

变化就来自最近这三年。

由于新冠疫情再加上地缘格局变化,老大、老二在科技、产业上争的是头破血流,新加坡却凭借中立不站队的优势躺赚了资本溢出的巨大红利,金融地位超越香港,同时成为全球排名第三、亚洲排名第一的世界金融中心。

据统计,目前新加坡的财富管理公司数量大约在2000家,从业人员可能超10万,每年经手的资产接近3万亿美元,金融服务业占到新加坡GDP的13%以上,从业人员占到总就业人口的4.5%,资产管理规模达到了2.1万亿美元,仅次于纽约和瑞士。

在转移资产以及财富管理方面,新加坡的能力那叫一个专业。


03


富豪扎堆新加坡的另一个主要原因,就是这里没有遗产税,个人征税最高22%,企业征税最高只有17%,而美国的个人所得税最高可以征到37%,遗产税最高可以征到40%,英国的个人所得税最高达到45%,加拿大甚至超过了58%。

一加一减等于为富豪们省下了半个身家,所以在一般发达国家里,新加坡对待富人的态度最好,特别是自从G20国家开始打击开曼、英属维京群岛这样的避税天堂,欧美国家频繁打劫外来富豪的资本,新加坡就成了为数不多安全且优惠的财富集散地。

只不过,富豪的世界并不适合普通人生活。

众所周知,新加坡的严刑峻法堪比中东,没有一种不良习惯是罚款和藤鞭治不好的,整个社会像是被人关在笼子圈养,除了打工求生做个五好市民外,其他什么事儿也做不了。

由于新加坡国土狭小资源聊胜于无,所有的基本消费品、甚至淡水资源都要靠进口来满足,所以新加坡是世界上生活成本最高的城市之一。

一个普通的四口之家在不含租房、还房贷的情况下,基本生活费也要在15000人民币以上。而新加坡工资的中位数大约是4200新币,约合人民币23000,放在中国那是妥妥的高收入,但在新加坡也只能挤公交住组屋,社会福利政策与经济发展水平严重不成正比,30%以上的老人仍要靠打工养活自己。

最近这两年,富豪大量涌入新加坡,直接推动了当地的资产泡沫。

2022年6月,新加坡的《联合早报》就发表过这么一篇新闻,说一名来自福建的神秘买家,豪掷8500万新加坡元,也就是大概4亿人民币,一口气买下了20个豪宅,光是交税就拿出来3000多万,随后大佬表示这只是热身,他还计划加购10套,总预算超过了1亿新加坡元。

几乎是同一时间,另一个拿到新加坡户口的中国神秘买家,斥资3880万新币买下一层写字楼,创下新加坡楼市单价成交的新高。

这么一对比,张瑛斥资2个多亿购买的三栋店屋也就小巫见大巫了,论买房没有哪个国家比中国人懂,看好一个国家的发展,那就先去买爆他们的房地产。

2023年,新加坡的商品房价格整体上涨了3-5%,核心中央区私宅公寓的均价更是高达31807新元每平米,约合16万人民币。

为了抑制房价,新加坡政府先是把利息从年初的1.5%提高到了4%,后来又把境外买家的印花税从30%调高到60%,依然没办法打击神秘大佬们的购买热情,店屋(英国殖民时代留下来的老式建筑)的交易价格甚至飙升到了每平方迟5500美元,比纽约曼哈顿第五大道还要贵一倍。

当年温州炒房团在国内风起云涌,买楼如买菜的场景,如今全都复刻到了新加坡的身上。

这是资本与富豪的狂欢,也是泡沫风险的前兆。

总的来说,新加坡承接了去全球化的地缘红利,也可以理解为替代了香港的某些功能,但资本都是拿脚投票,哪里的收益高、风险小,他们就会往哪里跑,这也是大佬们扎堆新加坡的真正原因。

商人逐利,本也无可厚非,但历史是有记忆的,一旦资本失去了强大国家的背书,那移民海外的富豪就是任人宰割的羔羊。

很难说这些富豪是在涅槃重生,还是在自毁长城。

此文完。


文章来源于不严肃问题研究室,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