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据了解,赵铮是资深媒体人,职业生涯早期曾在《京华时报》《法制晚报》等知名媒体担任部门主任,后投身互联网浪潮,在网易新闻、3G门户担任新闻总监。赵铮也是成功的创业者,先以文化投资公司副总裁身份进入被投企业,后自主创业,并于2017年加入新媒体创业公司有好戏(毒舌电影)担任合伙人。赵铮在《京华时报》时期的同事周先生接受了采访,缅怀与赵铮的共事时光,他透露,赵铮离世的消息,“令人猝不及防,不能相信”。“20年前,要不是他,我难以留在《京华时报》工作。他会为你的采访争取最大的版面,也会因为标点符号让你改到崩溃。”曾与赵铮一起共事,后来又一起创立“毒舌电影”的高先生告诉记者,1月13日赵铮突发心梗送医,在医院救治7天后,他在19号离世。高先生回忆,赵铮在媒体工作时的策划能力很强,“报纸上日常专题和策划,他想法特别多,会帮着出很多点子。” ▲赵铮在京华时报时的照片

2023年9月2日,重庆广播电视台知名主持人李林,因感冒尚未痊愈,锻炼身体时突发心梗,不幸离世,年仅42岁。
2023年8月2日,知名制片人邓细斌突发心梗,经医院抢救无效,遗憾过世,年仅51岁。
2023年5月,MegaEase创始人、资深IT技术专家陈皓突发心梗逝世,年仅47岁。…… 近期广东冷空气频繁,气温下降,室内外温差大,极易诱发心血管疾病。相关数据显示,在冬季,气温每下降1℃,人群发生心梗的风险就增加2%。《中国心血管健康与疾病报告 2022》显示,我国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与致死率仍高居首位,现有心血管病患者高达3.3亿,而每年发生急性心梗的患者约100万人。我国平均每3秒就有一个心梗发生,每3名未得到救治的急性心梗患者中就有1人死亡,死亡率超过30%。近年来,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和生活方式的转变,心血管疾病呈现“年轻化”和全年龄段发病趋势,二三十岁的年轻人被确诊为心肌梗死、甚至因此而猝死的个例并不鲜见。不久前,广卫君就报道过,广州市第十二人民医院收治了一名年仅25岁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凶险、进展迅速,救治过程惊心动魄。>>详情回看值得警惕的是,与老年人相比,年轻人发生心梗,往往因为梗得突然和没有侧枝循环而更加凶险。▼▼▼ 心肌梗死的症状主要有:
※ 胸骨后和心前区闷痛,呈胀满或压迫感,持续数分钟以上,也可位于双肩、手臂、后背、牙齿、下颌和颈部; ※ 胸痛频繁; ※ 上腹持续性疼痛; ※ 气短、出汗、濒死感、晕厥、恶心和呕吐等。
※ 有些女性患者则有胃灼热或腹疼、皮肤湿冷、头昏眼花或头晕和不明原因疲乏等症状。
医生提醒,有高血压、糖尿病等疾病,工作压力大,经常熬夜、抽烟、饮酒,尤其是40岁以上人群,当胸部不适,伴有出汗、恶心、呕吐等症状出现时,应立即就医。
1.出现胸痛症状可含服硝酸甘油(服用前要测量血压,如血压低则不要服用),如持续15分钟以上不缓解,不要再含服,及时拨打120;2.等待救护车期间让病人静卧,不要让病人有过多活动;3.如果患者出现心脏骤停,要及时进行心肺复苏(使用附近的公共AED设施)。心梗的黄金急救时间是2小时左右。当患者尤其是老人,出现高度疑似心梗的症状,不要存在侥幸心理,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自行开车一旦途中病情加重或发生猝死,则无法及时应对,还可能增加事故几率。所以不建议自行驾车;不要耽误时间舍近求远。要听从救护人员的指挥,前往最近的可以进行急性心梗的诊断和急救的医院;如果医生建议放支架来治疗,要相信医生的判断。就算那时患者的状态可能看起来还可以,也不要有再观察观察的想法,以免贻时机。
预防心肌梗死 这些知识点要记牢 ▼▼▼ 


文章来源于广东卫生在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