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国内外资讯 查看内容

痛别!巨星陨落

2023-12-20 14:26|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12月19日12时28分,中国法学家、法学教育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先生,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去世,享年94岁。▲中国法学家、法学教育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图据IC photo从1951年被选派赴莫斯科大学法律 ...

12月19日12时28分,中国法学家、法学教育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先生,在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去世,享年94岁。


▲中国法学家、法学教育家、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江平。图据IC photo


从1951年被选派赴莫斯科大学法律系学习至今,江平经历了中国70多年的法制建设,参与《行政诉讼法》立法研究,终身呼吁“法治天下”。他曾说,“我算不上一个法学家,我给自己的评价是法律教育家和法律活动家。”


北京仲裁委员会原副主任王红松,曾任中国国际法学会常务理事、亚太地区仲裁组织副主席及外交学院等高校法学院兼职教授,如今也已年逾古稀。她曾亲自上门邀请江平担任北京仲裁委员会第一届主任,并与他共事了十余年。在她看来,江老师就像是一面追求独立、追求真理的旗帜。



“强调公信力”

最初理想是当记者


王红松最后一次探望江平是在2019年年底。那时的江平已经90岁出头,中风两次,但身体依然很好,讲话有力,逻辑清晰,反应迅速。江平夫人崔琦很能干,把家里的一切都操持得井井有条。谈话中,江平聊得最多的是关于北京仲裁委员会(以下简称北仲)未来的建设和发展问题。


江平是北仲第一届至第五届主任。自1995年起,江平担任了17年的主任,王红松则担任秘书长。


最初,为专门解决平等主体自然人、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的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北京市政府组建成立北仲,但谁来当领头人,一直悬而未决。


▲第二届仲裁委员会合影,前排图中为江平


当时的江平已经是法学界的名人,1988年到1990年在中国政法大学任校长期间,江平以在“简易棚办公”、“骑自行车的校长”闻名。王红松作为北仲秘书长到江平家邀请他任职时,心里是忐忑的,这是两人第一次见面:“我们担心江老师看不上,因为北仲确实还没组建好,谁也不知道它未来是个什么样子。”


没想到面对邀约,江平当天就欣然接受。不过江平同时向王红松表示,自己可能无法抽出足够的时间任职,并指出了北仲未来的发展,“他当时说,北仲应该是风清气正的。”


王红松回忆,在江平担任北仲主任期间,令人难以忘怀的是他对机构理念与决策的影响。江平是参与制定仲裁法的人员之一,对于仲裁法的理念与原则十分熟悉,“他一直强调要做到公信力,他本人又是一个很坚持原则且敢于伸张正义的人,凡是符合仲裁法的,他都非常支持。他为这个法例也是殚精竭虑。”


▲如今的北京仲裁委员会中,还挂着江平的题词“铸造公信力”


江平一开始学的并不是法律。他祖籍浙江宁波,1930年12月出生于大连,原名江伟琏。家中兄弟姐妹六人,他排行老五。1937年后,他随父亲辗转至上海、北京。1948年,江平考入燕京大学新闻系,他说“新闻像我的性格一样奔放激情”,成为一名记者是他当时的理想。


1951年,江平被高等教育部选派留学,专业是法律。此后,他走上了一生为之奋斗的法学之路。作为新中国第一代法学人,江平和同学们肩负着一个使命,那就是完全抛弃民国时期的“旧法”,在学习借鉴苏联法学的基础上,创建中国当代法学。


1956年,江平进入北京政法学院(中国政法大学前身)任教,后历任中国政法大学副校长、校长,第七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副主任。江平担任校长职务虽只有两年,但“校长”的称呼却一直延续至今。2001年10月12日,他被授予中国政法大学“终身教授”称号,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待遇。


近70年里,江平参与了《民法通则》的制订,担任《信托法》《合同法》起草小组组长,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法典》编纂负责人,还是《物权法》专家起草小组负责人,行政立法研究组组长。


“我认为自己算不上一个法学家,我给自己的评价是法律教育家和法律活动家。”2018年,在“庆祝改革开放40年之40位人物访谈录”中,江平这样评价自己。


“江老师总说,他最欣赏的一句话是‘只向真理低头’。”王红松回忆,英国哲学家培根曾提出“不公正的判决污染的是水源”论断。江平对这个论断又引申一步,王红松记得,“他说一个案子,如果法官为了自己的私利故意判错,不仅是污染水源,而是在水源上投毒。”


江平曾公开对四十年的执教过往发出感慨:“真,就是真理,追求真理,只服从真理,只向真理低头……真理不能盲从,只有经过比较、分析、思考、辨别的过程,才能更接近真理,一种声音、一种思维是得不出真理的。”


2010年9月18日,在江平口述自传《沉浮与枯荣:八十自述》的首发式上,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黄进说:“中国政法大学有一种精神,就是只向真理低头的精神,这种精神,是江平先生用他的言行为我们打造的,他永远是我们中国政法大学的一面旗帜。”


在江平离世前,王红松和许多熟人就已经知道他进入ICU病房抢救。大家都持乐观态度,以为江老师会和前几次的中风和手术一样挺过来,但事与愿违。“今年7月江老师夫人也去世了,这可能也是一个重要的原因。”王红松说。


许多法学界学者都感到很悲痛,王红松说,“江老师就像是一面追求独立、追求真理的旗帜。”


文章来源于红星新闻,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