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与内地全面恢复通关后,港人“北上”消费的热情不断升温。香港入境处统计显示,上周六经陆路口岸“北上”的港人约有33.7万人次,创11月新高。一些人担心,“北上”消费热将影响香港本地的消费。 针对这些问题,香港特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表示,这种转变很正常,香港要面对及处理,不应只看到每个周末有20多万港人“北上”输出消费,而要反过来思考如何吸引700多万在港市民增加本地消费。 李家超指出,施政报告提出要拼经济、谋发展,目的是让大家生活得更好;要惠民生、添幸福是永远的工程。他强调,以结果为目标,并不是口号,更重要的是改变政府文化,从而改变社会文化。如果整个社会都是这样,香港就不会有噪音,不会有内耗。不认真、不积极、不主动,不觉得有危机感,就会输。 李家超表示,特区政府一直以来致力于推动香港与内地融合,如果香港与内地融合做得好,自然有很多人到内地,某种程度上证明政府多年工作的成功。他形容,700多万在港消费的市民,与20多万“北上”消费的港人,是97%与3%的比较,相信本地仍有消费潜力。 李家超称,香港好或不好,特区政府责无旁贷,而所有市民的参与是其中的关键元素。例如,“香港夜缤纷”或其他活动由特区政府带头去做,但真正有能力办好的一定是民间力量,所以不应该再执着于多少人“北上”,如何搞活本地市场才是所有人的共同责任。 文章来源于大湾区之声,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