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自太空来,香港市民沸腾喇! 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中央政府驻港联络办副主任卢新宁、外交部驻港公署署理特派员李永胜等人昨在机场迎接代表团。 「欢迎欢迎,热烈欢迎!」28日早上,清脆的欢迎声在香港国际机场此起彼落,数以百计的小学生兴奋地挥舞着国旗和区旗,热烈欢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的到来。 小学生在机场挥动国旗及区旗,热烈欢迎代表团来访。 当日中午, 5000张今日在香港体育馆举行的「全港欢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大汇演 」门 票,两句钟内便派罄,市民迎接航天员的热情高涨。 「有朋自太空来,感到激动、兴奋和无比自豪!」 行政长官李家超昨日一早就宣布了此一好消息,感谢中央政府对香港特区的厚爱和支持。他在同日的欢迎晚宴表示,这次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访港,将带起香港的航天热潮,更将借着介绍国家在航天科技的成就,增强市民对国家的认同。 特区政府为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设欢迎晚宴,特首李家超与代表团团长何西强及四位航天员交谈。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昨在会展举行媒体见面会 。 国家充分重视港青未来发展 李家超指出,此次代表团来港体现了三方面的意义: 首先是体现国家航天科技取得重大发展让香港人感到自豪。 相信一系列活动可以让香港市民近距离了解国家航天事业发展成果,加深对国家航天发展的认识;第二是体现国家对香港青年的重视。代表团在港期间,将通过不同活动与香港青年交流,分享国家航天事业的发展历程和最新情况,充分展现国家重视香港青年的未来发展;第三是体现国家对香港科技界的高度重视和肯定。访港期间,代表团也将同香港创科研学界的代表会面交流。 李家超昨晚出席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欢迎晚宴时表示,国家航天科技发展一日千里,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在超过30年以来,作出一项又一项突破,向全世界展示如何以「中国速度」,朝着航天梦进发。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昨日抵港,黄楚标学校百名小学生获安排到机场大堂参加欢迎 仪式。 「多年来,香港的大学科研团队一直积极参与国家航天任务。」 李家超说,香港理工大学团队多次为「嫦娥探月」任务研发太空仪器,更参与「天问一号」火星探测任务。香港中文大学的研究项目随「天舟六号」、「神舟十六号」飞船升空,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实验。 小学生迎接神舟航天员到访香港,十分兴奋。 港科技界一直为国家出力 李家超指出,去年国家首次在香港选拔载荷专家,香港的候选人成功进入选拔最后阶段,也代表国家对香港科技界的高度重视和肯定,让香港市民深感鼓舞。「期待香港候选人有机会参与国家载人航天工程,为实现国家航天梦作贡献。」 这次代表团将与香港大中小学的师生见面交流,分享独特的经历。 李家超期待,香港青年把握机会,除了学习航天知识外,也要学习航天员勇于面对挑战的坚毅意志。 「特区政府将继续通过系列措施培育香港科研人员,包括从中小学课程起大力推动STEAM教育,壮大创科人才库,发掘培育更多本地创科幼苗,为国家航天等科技项目,注入香港力量。」 晚宴之后, 航天代表团到中环乘坐山顶缆车至太平山顶,欣赏美丽的香港夜景。 被问到香港美不美,神十四指令长陈冬回应:「美,很美,非常美。」 热切期待|市民排队取票: 想听航天故事 成功领到门票的市民笑逐颜开。(大公报记者何嘉骏摄)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将在今日出席在红馆举行的大汇演, 全港20间民政咨询中心昨日下午1时起,向市民免费派发5000张大汇演划位门票,不足两个小时内已派罄。 市民到民政事务处排队取票。(香港文汇报记者郭木又 摄) 记者昨日走访三间民政咨询中心,见到最快12分钟便派完票。有关注航天发展的市民特地前来「扑飞」,希望通过航天员的经历分享体验太空漫游。 大汇演门票迅速派罄。(大公报记者蔡文豪摄) 昨日记者走访位于湾仔、中环、香港仔的三间民政咨询中心,其中湾仔的派票速度为最快,约12分钟便派光280张门票,不少市民在派发门票之前已到场等候。其中上海游客周小姐,知道派票消息后特地前来湾仔领取,不料扑空,即赶往另一个民政咨询中心尝试。 有市民成功追「 星」,在社交媒体上表达惊喜。 中环的民政咨询中心也是热门领票点之一,记者下午赶到,只见门口贴着 「门票已全部派发完毕」 的告示。职员透露,门票在开始派发后一小时便派完,不少人在活动开始前已到场等候,亦有未领到票的市民特地从其他地方赶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将出席今日在红馆举行的大汇演,多区民政咨询中心昨日派发共5000张门票,吸引大批市民排队领取。(大公报记者何嘉骏摄) 航天展12月起举行 免费参观 香港仔民政咨询中心离市区较远,记者到达时仍有余票,到来市民先是在门口张望,知悉尚有余票便高兴地领票。王女士一直关注中国航天事业的相关新闻,她特地由湾仔赶到香港仔,只为了错峰取得门票。 「最想听听四位航天员的航天故事,听他们的见闻就像自己亲自飞过一趟。」 记者亦发现 有人在网上拍卖门票,最贵出价是50元, 连同送到港铁站服务,亦有人在拍卖平台中以0元吸引市民询问再报价。 民政事务总署提醒市民门票非作销售、转售或其他商业用途,如发现任何怀疑违规个案,将转交执法部门跟进。 另外,「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展」将由12月1日至明年2月18日在科学馆及历史博物馆举行,将展出超过25组展品,包括神舟飞船返回舱、舱内航天服,免费入场。 井水集|有朋自太空来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代表团昨日抵港,展开一连四天的访问行程,在本港掀起一股强大的航天热潮。 访问团由航天相关领域的专家组成,特别是神舟十二号乘组航天员刘伯明、神舟十三号乘组航天员王亚平、神舟十四号乘组指令长陈冬、神舟十五号航天员张陆,他们可以说是家喻户晓的名人。访问团将访问本港的大中小学,与师生广泛交流;将出席在香港体育馆举行的大汇演,并为在香港科学馆举行的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展揭幕,这些都是香港市民「追星」的最佳机会。 航天员是离星星最近的人,「星味」最为浓厚。在他们身上,反映了为科学献身的精神,彰显国家在太空科技方面的长足进步,也展现中央对香港的厚爱。自从中国第一位航天员杨利伟于2003年访港后,航天员到港访问成为「惯例」。国家航天专家团也曾多次光临香江,香港师生还曾与正在天宫作业的航天员「天地连线」。这些交流活动激发起香港青少年对科研的兴趣及报效国家之志。 另一方面,香港一直以己之所长、贡献国家之所需。香港理工大学团队研发的「表取采样执行装置」,协助「嫦娥5号」成功在月球表面采取月壤;理大团队的「落火状态监视相机」,助力国家探测火星计划。今年5月,中文大学的大豆研究项目,亦随着天舟六号及神舟十六号飞船升空,成为本港首个在太空进行的农业科学实验。去年国家展开第四批预备航天员的选拔工作,首次来港选拔载荷专家,随着选拔工作年底结束,意味着第一位港产太空人可能很快诞生。 今次的国家「天团」访港,将成为香港加快创科发展的大力推进器。特区政府要抓住机会,进一步在中小学推动科学教育,提升年轻一代对科研探索的兴趣和热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