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即登录 免费注册
2023-11-26 13:57| 发布者: 如风
近年来,广州在文化设施的软硬件建设方面硕果累累,制定实施《广州市公共图书馆条例》《广州市公共文化设施布局专项规划(2020—2035年)》,实施博物馆(纪念馆、美术馆、艺术馆)倍增提质计划,利用城市更新改造同步推动公共文化设施全城布局。
广州艺术博物院(广州美术馆)亮灯。(资料图片)
广州拥有2200多年的建城历史,现有不可移动文物约3800处,其中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3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63处,市级362处,区级364处。让这些宝贵的资源“活”起来,是广州近年来发力的重点。
位于广州中山四路的南越国宫署遗址曾两度入选“全国十大考古发现”,其中南越国时期的曲流石渠遗迹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年代最早的中国宫苑实例。
它们当中,有多方参与修缮完成的善世堂,有依托历史景观的同时融入博物馆功能的平和大押,有集展陈、演出、私伙局等为一体的三稔厅,有采用“政府+高校+企业”合作形式,引入游、购、娱等多重业态的锦纶会馆。这些有着悠久历史的文物经由科学有效的保护和改造,丰富城市的公共文化空间。
沙湾古镇的三稔厅是广东音乐人眼中的“胜地”。
2016年3月,国家文物局召开海上丝绸之路保护和申遗工作会议,正式在国家层面启动海丝申遗工作。广州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始发港,也是我国海丝申遗的牵头城市。2018年,在国家文物局的指导下,由广州牵头组建了海丝保护和联合申遗城市联盟。
粤剧《文成公主》
发布新帖
QQ客服
微信公众号
移动端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