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国内外资讯 查看内容

38岁男子爱运动勤体检,却确诊“癌王”

2023-11-20 09:04|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相比于心肝脾肺肾,胰腺这个器官好像没什么存在感,很多人可能连它在哪个位置都不知道。但平时一声不吭的胰腺,一出问题就很容易出大问题。38岁的张先生(化名)每年定期参加单位体检,热爱体育运动,一直以来身体情 ...

相比于心肝脾肺肾,胰腺这个器官好像没什么存在感,很多人可能连它在哪个位置都不知道。但平时一声不吭的胰腺,一出问题就很容易出大问题。


38岁的张先生(化名)每年定期参加单位体检,热爱体育运动,一直以来身体情况都十分良好。


2个月前,他经常在饭后出现持续性的腹痛、腹胀,以为是消化不良,便没怎么在意。过了1个月,家人发现他皮肤和眼睛都有点发黄,人好像也消瘦了许多,建议他到医院做个检查。


张先生来到浙江省杭州市西溪医院就诊,经检查确诊为晚期胰腺癌。



肿瘤科余吉仙主任医师解释,胰腺癌的发病非常隐匿,早期基本很难发现,一旦发现就是中晚期,危害性很大。由于发现时已是晚期,没有手术、化疗放疗机会,医生只能采取对症支持治疗,尽量减少其痛苦延长生命。


为什么胰腺癌如此凶险?哪些人属于易感高危?又该如何预防?一文读懂胰腺癌这个“癌中之王”。


胰腺癌

为什么被称为“癌中之王”?


胰腺的位置大概在胃的下方,体积不大,主要作用是辅助消化和代谢,可以分泌各种消化酶。胰岛素也是从这里产生,它是平衡血糖不可或缺的一环。


余吉仙指出,胰腺癌为“癌中之王”的原因有三:


①它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几乎一样;


②它的患者生存时间大多只有一年左右;


③它的发病非常隐匿,一旦发现多是中晚期。


所以,发现隐匿性症状十分重要!


胰腺癌为什么难以早期发现?


胰腺解剖位置较深,胰腺头部被十二指肠包绕,胰腺的表面被胃覆盖,所以胰腺癌早期的症状并不明显。


胰腺癌除了通向十二指肠的开口(乳头部)附近的病灶可早期出现黄疸以外,很少或仅有非特异性的症状如上腹隐痛、腹胀、腹泻、呕吐、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很容易被忽视或误诊为胃肠疾病。


胰腺癌早期症状有哪些?


胰腺癌的早期症状形式多样,不典型,很多症状与上消化道的疾病相似,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容易被人们忽视,常常被当作胃病治疗。


早期信号如下:


1.近期出现的不能解释的腹痛、背痛;


2.阻塞性黄疸;


3.体重突然明显下降;


4.血糖突然升高;


5.消化不良;


6.胰腺炎。


有没有胰腺癌的早期发现方法?


1.临床应警惕胰腺癌的报警症状。


如出现食欲不振、腹痛腹胀、皮肤巩膜发黄、大便颜色变浅、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症状应考虑胰腺病变的可能。


2.重视高危人群的检测及筛查。


众所周知,癌症早期是没有任何症状的,对于胰腺癌亦是如此。一般出现上面所说的早期症状时,部分病人的分期可能已经不是早期了。因此必须重视高危人群的监视,如有胰腺癌家族史者、曾患慢性胰腺炎者、曾经做过胃大部切除术者、突发糖尿病患者等都应定期进行胰腺癌筛查体检。


3.选对检查方法。


由于胰腺解剖位置较深,前方有含气肠管的遮挡,超声检查时容易受到干扰,因此,对于胰腺癌筛查的首选方法建议为腹部CT或MR,次选验血查CA199(肿瘤标志物)。


哪些人群需要警惕胰腺癌?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胰腺癌诊疗指南(2022年版)》,目前胰腺癌的病因尚未完全明确,流行病学调查显示胰腺癌发病与多种危险因素有关。


有以下危险因素的人群需要警惕胰腺癌:


不良嗜好:吸烟、饮酒。特别是吸烟数量及时间与胰腺癌患病率及死亡率高度正相关,是胰腺癌目前唯一确定的也是最重要的独立归因危险因素。


饮食:尤其是长期高热量饮食、过量饮用咖啡。


糖尿病:胰腺癌在糖尿病患者中更常见,尤其是病史超过10年的糖尿病患者。大多数风险出现在2型糖尿病患者身上,2型糖尿病通常也与超重或肥胖有关。


超重及肥胖:BMI(身体质量指数,又称体重指数,正常在18.5-23.9㎏/㎡)>35㎏/㎡者,胰腺癌患病风险增加约50%。


慢性胰腺炎:常见于大量饮酒和吸烟人群,有些是由于遗传基因突变,患有家族性胰腺炎的人罹患胰腺癌的风险很高。


家族史:家族中多位直系亲属50岁以前患胰腺癌的。


其他:环境、遗传、职业、地理等影响因素。


如何预防胰腺癌?


降低胰腺癌发病的最有效措施是加强三级预防:


1.一级预防:保持良好的心态、加强体育锻炼,注意饮食的健康和营养,切忌暴饮暴食和长期的油腻饮食。戒烟、不酗酒,提倡饮茶,适量饮茶能够提高免疫功能和预防癌症。在工作和生活中少接触萘胺和苯胺等有害化学物质。


2.二级预防: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要提高早期胰腺癌的检出率,临床上警惕胰腺癌报警症状,如上腹部疼痛、腰背部隐痛、食欲减退、皮肤巩膜发黄、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等。检查方式有多种,需要由医生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进行选择。首选无创性检查,如:血清学肿瘤标记物检测、超声、超声内镜、胰腺CT、磁共振检查等。其中,胰腺CT或磁共振检查对发现胰腺癌有较高的敏感性,诊断准确率在90%以上。


3.三级预防:主要为抗肿瘤治疗、对症支持及康复治疗,目标是防止病情恶化和肿瘤复发转移。


总之,目前的医疗技术对于胰腺癌早期诊断的敏感性与特异性都不够理想,需要患者与医生共同努力加深对胰腺癌这个疾病的了解。


对于40岁以上,并且有腹痛、上腹不适、黄疸等消化道症状,近期突发糖尿病或是出现不明原因体重下降的患者,应高度警惕胰腺癌的可能性,争取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这样才有可能获得比较理想的治疗效果。


文章来源于羊城晚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