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次全国“村BA”总决赛于10月25日举行,共有来自东北、西南、西北、东南四大赛区的山东、重庆、贵州、甘肃、宁夏、广东的8支队伍参加。
在早些时候进行的铜牌争夺战中,宁夏三营队以82:58战胜甘肃吹麻滩队,获得季军。
大朗和沙溪,这两支来自广东的队伍晋级冠亚军决赛。从基层选拔赛到东南大区赛,它们一直是彼此最大的对手。如今,来到全国总决赛,已经是两队的第三次相遇。

上半场比赛,广东大朗队始终保持对广东沙溪队的压制状态,第一、二节比赛结束时均领先6分。
第三节比赛中,广东沙溪队抓住对手失误的机会接连得分,并一度将比分反超至55:54,逼得对方叫出暂停,双方在第三节结束时战成57:57平手。
第四节开始,广东沙溪队开始扩大优势,分差一度来到80:70的10分。比赛还剩1分钟左右时,素有“中山球王”称号的李衍均因五次犯规被罚下场,广东大朗队抓住机会缩小分差。
比赛最后,双方均拼出全力,比分最终被定格在84:78。

在这短短的4个比赛日里,两支广东队伍在全国舞台上展现了南派篮球的风采,彰显了广东篮球的强劲实力。
“从第一场比赛开始我们就做好了打‘困难球’的准备,打出‘小快灵’的风格,一场一场来。”广东沙溪镇队主教练冯汉远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我们与大朗是老对手了,彼此都很熟悉。大家能会师‘村BA’总决赛,我觉得已经是完成任务,今晚大家就是要享受篮球的乐趣,享受独具黔味的乡村篮球。”

和参赛的其他队伍相比,沙溪队阵中的球员都比较年轻,最小的是两位“00后”,队伍中的“老大哥”也才三十出头。
作为中山市的“篮球之乡”,沙溪镇的篮球运动始盛于20世纪30年代,许多村民积极组建起篮球队,最多时有30多支。“沙溪的镇村级联赛已经有22年的历史了,每年都举办,氛围非常好,也带动很多小孩对这项运动的热爱。”冯汉远介绍。
中山沙溪举办了多年的甲乙级男子篮球联赛,逐渐形成相对完善的选材机制,培养出了高宇锋、冯汉远、刘炜祺、李衍均等一批本土明星球员。今年以来,沙溪已举办近10场群众性体育活动,吸引3000余人参与,给草根球员们提供了展示自己的平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政府也在基础设施上不断加强。目前,沙溪有篮球场、田径场、足球场共157个,其中学校篮球场41个,村篮球场43个。
有别于沙溪队纯粹的“小快灵”,另一支广东队伍大朗队在犀利的防守反击之外,也兼具了内线打法。
小组赛关键战中,面对身形高大的山东乐平铺队,大朗队的身体对抗丝毫不落下风,多次在内线强打得手。

除了大朗队队员们在场上的亮眼发挥,场边身高超过两米的教练也吸引了观众的注意。主教练赵仁斌在球员时代是中国男篮力量型中锋的代表人物,曾为国青队效力,入选过1996年国家集训队,是CBA全明星级别的球员。
在被问到作为国家级教练,为什么会带领乡镇篮球队参加比赛时,赵仁斌表示:“为支持民间篮球的发展,希望民间篮球越办越好。”

事实上,早在20世纪50年代,东莞大朗镇就已经掀起一场“篮球热”,几乎每个公社、生产队都有自己的篮球队。

大朗的篮球发展也得益于制度的完善。2006年,社会各界篮球爱好者和企事业单位组织成立了东莞市大朗篮球协会,成为东莞市第一个镇级篮球协会。此外,大朗镇还成立了全市第一个篮球运动发展基金。
近年来,东莞每年举办的国内外篮球赛事超1000场,参与人员涵盖了老中青三代。仅在东莞,篮球场地设施就有超6600个,平均每个村有10片以上的篮球场。在浓厚的篮球氛围熏陶下,大朗这股“篮球热”的影响力,正在从东莞扩大到全国。
“我预测的没错吧,东莞和沙溪走到了最后。”28日,广东省篮球协会会长刘克军接受南方日报采访时得意地说。
7月18日,由广东省农业农村厅、广东省体育局主办,广东省篮球协会等单位承办的“村BA”广东选拔赛打响。当时刘克军就曾预测,这两支队很有希望代表广东参加总决赛,并取得好成绩。而这份自信,源于广东基层篮球的厚积薄发。

据广东省体育局群体处相关负责人介绍,进入21世纪,广东通过农民健身工程等举措,在10多年前便实现了全省所有行政村篮球场全覆盖,还组织过全省的“万村篮球赛”“千镇乒乓球赛”“百县足球赛”,在推动体育设施“进村”的同时,加强竞赛引导,在乡村培育出优质的体育文化、篮球文化。
在肥沃的篮球土壤上,广东篮球在职业、学校、乡村等领域不断开花结果,比如广东宏远队的“十一冠王”,广东工业大学击败清华大学夺得CUBAL冠军,广东沙溪夺得全国“村BA”冠军……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刘克军表示,明年的广东“村BA”将由覆盖地级市一级,扩展到覆盖至每个地级市的区县、乡镇,形成更完善的竞赛体系,并融合更多的文化、经济等元素。
“我们希望通过市场化的办赛模式,打造可持续的、原汁原味的乡村篮球赛事。”全国首届农民“丰收杯”篮球赛冠军成员游耀波说。
“村”字打头,“农”味十足。
“村BA”是一项由贵州省台盘村“六月六”吃新节篮球赛发展而来的赛事,已有几十年的传统,比赛场地设在村口球场,由村民组织,参赛者以村民为主。
2022年夏天,这一赛事火爆全网。网友们参照“NBA”“CBA”的起名规则,亲切地将这项接地气的赛事称为“村BA”。

“村BA”燃爆全场。新华社发
“村BA”成为全国知名IP,台盘村也从承办村赛五级连跳到承办全国赛,参赛队伍不断扩大,不变的是赛事的“农味”。
赛场外,近百家非遗文创展位、主题茶饮店、特色农产品体验店,让观众在观看比赛之余,可以体验民族文化、品尝特色美食。

“村BA”总决赛的奖品也极具“民族味”和“乡土味”。
作为苗族盛装中最重要的部分,“村BA”比赛用银帽为冠军加冕,赋予了胜利者至高至尊的荣耀。值得一提的是,这顶送给冠军的银帽,由上万个零部件组成,出自“苗族银饰锻制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吴水根之手,他一个人耗时将近两个月才完成。
与此同时,当地还充分挖掘和弘扬民族民俗艺术文化资源,把台江苗族飞歌、多声部情歌、反排木鼓舞等艺术作品搬到赛场,让观众现场体验体育竞技精神的同时,享受到原汁原味的民族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