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阿卜杜拉被以軍炮火擊中身亡。路透社英女記者:每個人都是襲擊目標英國「中東之眼」新聞網周五宣布,他們與兩名駐加沙地帶記者失聯。其中一名女記者侯賽尼趕在周四斷電前留下最後一段影片,平靜地表示其手機電量即將耗盡,加沙地帶已陷入一片漆黑,「以色列正在確保受害人無法發聲,讓他們與世界完全隔絕。我們每個人都是襲擊目標,每一天的報道可能是最後一次報道。」 英國廣播公司(BBC)派駐以色列特拉維夫的3名記者,周四晚遭以國警察持槍攻擊及威脅。BBC稱,該3名記者乘坐一輛有明顯傳媒標誌的汽車前往酒店,泊車時忽然被以國警員從車內拖出,將他們逼到牆邊強行搜身。一名遇襲記者稱他試圖拍下事發經過,一名警員卻搶去他的手機丟在地上。BBC批評事件令人不安,強調傳媒報道自由不應受限,以國警方則未有回應。  在記者遇襲現場,一輛傳媒汽車着火焚燒。路透社路透社隔日才模糊承認員工遭以襲擊面對記者自由報道受到威脅甚至失去生命,路透社在最初的聲明中並未提及是以色列發動襲擊,時隔一天後才模糊地表示記者們「被從以國方向發射的導彈襲擊」。美國白宮發言人道爾頓就路透社記者遇害事件回應,更聲稱美方會為受害記者及其親屬祈禱,隻字不提也未有譴責以色列,「你們(指記者)的工作非常危險,這件事是對你們的一個提醒。」多間外媒指出,在俄烏衝突期間,西方國家及傳媒往往在戰區記者遇襲後,毫無查證下便歸咎俄方施襲。《華爾街日報》於2022年3月報道,美國記者雷諾在烏克蘭基輔附近報道時遇襲身亡,白宮國家安全顧問蘇利文當時便威脅稱,美國及其盟國會對俄的「刺殺行為」施加「適當後果」。
 阿卜杜拉在其黎巴嫩家鄉舉殯。路透社王毅布林肯通電話 促美推動政治解決巴以問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外交部長王毅13日應約同美國國務卿布林肯通電話。布林肯介紹了正在訪問中東的情況以及美方對當前巴以衝突的立場。王毅表示,巴以衝突不斷升級,面臨失控風險。中方反對一切傷害平民的行為,譴責一切違反國際法的做法。中方認為,維護自身安全不能以傷害無辜平民為代價。軍事手段沒有出路,以暴易暴只會造成惡性循環。王毅指出,當務之急是盡快停火降溫,避免加劇人道主義災難;遵守國際人道法,開闢人道救援通道;支持聯合國凝聚國際共識、安理會發揮應有作用。王毅強調,解決巴勒斯坦問題的根本出路在於落實「兩國方案」,建立獨立的巴勒斯坦國,實現巴以雙方和平共處。沒有阿拉伯和以色列兩個民族的和解,就沒有中東和平。中方呼籲盡快召開國際和會,推動達成廣泛共識。王毅表示,大國在處理國際地區熱點問題時,應堅持客觀公正,保持冷靜克制,帶頭遵守國際法。中方將繼續根據習近平主席提出的基本原則推進勸和促談。美方應切實發揮建設性作用,推動問題盡快回到政治解決的軌道上來。 也門民眾抗議以軍轟炸加沙地帶。路透社以軍將強力進攻加沙 「局部突襲」鋪路以色列要求加沙地帶北部民眾轉移至南部的最新期限已於當地時間周六(10月14日)下午屆滿,以軍稱已為戰爭下一階段完成部署及充分準備,指以方「將以強大的力量進攻」。以軍周五晚說,以軍在過去24小時出動一支步兵和坦克部隊,在加沙地帶進行「局部突襲」。以媒稱此次行動只在加沙外圍展開,並未深入該地區內部,明顯是為地面攻擊鋪路。  以軍坦克集結於南部城市阿什克隆。法新社哈馬斯斥以軍轟炸撤離車隊釀70死以軍周五上午發聲明,稱出於「人道主義」原因,要求加沙地帶北部所有居民撤往南部地區。這引發巴勒斯坦、地區國家及阿拉伯國家聯盟等方面強烈批評。哈馬斯官員表示,以色列戰機對撤離加沙民眾的車隊發動攻擊,當時這些車輛正往南行駛,卻遭炸彈襲擊,造成70人死亡,當中大多數是婦孺。以色列周六再宣布,允許加沙居民在當地周六上午10時至下午4時(即香港時間晚上9時)前,沿兩條主要道路由北部拜特哈農安全撤離至南部汗尤尼斯。以軍首席發言人赫格里表示,以軍正為與哈馬斯的下一階段戰鬥作準備,將對加沙地帶發起強力進攻,敦促加沙北部地區的巴人盡快撤離。稱任何選擇不撤離的人,都會將自己和家人置於危險之中。以軍稱,地面部隊在「局部突襲」行動中搜查並收集了有利於尋找人質的證據,擊斃多名哈馬斯武裝人員,並摧毀包括反坦克導彈發射器在內的部分哈馬斯軍事設施。哈馬斯消息人士則說,以軍聲稱的局部襲擊只是「心理戰」。黎巴嫩真主黨稱將做好充分準備,時機成熟時會協助哈馬斯共同對抗以色列。網絡編輯:陳堯 
摘自文汇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