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首批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 被列入海防史迹文化遗产游径 广东省粤港澳大湾区文化遗产游径以历史为纽带,以游径为“线”,将承载着粤港澳大湾区共同记忆和文化情感的历史文化资源“串珠成链”,通过价值挖掘强化文化遗产的关联性,共同展示文化交融性和岭南文化特质。 东莞虎门炮台游径 :林则徐销烟池旧址 —广东水师提督署寨墙旧址 —义勇之冢—节兵义坟—沙角门楼—濒海台—临高台—捕鱼台—定洋炮台—威远炮台旧址—靖远炮台—镇远炮台旧址—蛇头湾炮台—山顶营旧址 - 林则徐销烟池旧址 - 林则徐纪念馆是一座专门收集陈列林则徐、鸦片战争文物史料的专题博物馆。里面的林则徐销烟池与虎门炮台旧址是世界禁毒史和中国近代史开篇的重要见证,是弥足珍贵不可多得的优质历史文化遗产。 - 广东水师提督署寨墙旧址 - 广东水师提督衙署寨墙局部 - 义勇之冢 - 义勇之冢是鸦片战争时期虎门保卫战中牺牲的清朝官兵合葬冢。1841 年 2 月 26 日, 英 国侵略者大举进攻虎门第二道防线上横档岛炮台。守台将士奋力还击,最后身负重伤的 10 余名勇士宁死不屈,愤然集体投井,壮烈牺牲,表现出一股崇高的民族气节。战后,虎门军民从井中打捞起这些无名勇士的遗体,与其他阵亡士兵一起就地安葬。1974年,考虑到岛上无居民,交通不便,当地将义勇之冢迁至大人山,以便后人瞻仰纪念。 - 节兵义坟 - 节兵义坟位于沙角炮台西北侧的白草山山麓,是鸦片战争时期沙角之战中牺牲的七十五位外地籍清军勇士合葬墓。享堂之中竖立着“節兵义坟”4字,其中繁体字“節”字的单反耳旁被错刻成双反耳旁,繁体“義”下面的“我”字少了一点,历史专家认为是暗寓满清政府“无节无义”。 - 沙 角 门 楼 - 沙角炮台门楼是两广总督张之洞筹办广东海防时,于光绪十一年(1885年)修建。门楼坐西向东,拱形顶,门楼上有一个阅兵点将台,正面灰塑匾额写有“沙角”二字,右侧写有“光绪乙酉秋月立”,围墙后宽阔的平地为练兵场。 - 濒 海 台 - 濒海台位于珠江入海口东岸,光绪十一年(1885年)在被毁的沙角炮台旧址上改建而成。濒海台前是缴烟码头,三个露天炮池构成,由麻石条铺筑,呈三角形,缴烟码头上竖有林则徐纪念碑一座,德国产克虏伯后膛炮一门,道光铸造国产铁炮一门。 - 临 高 台 - 临高台位于旗山山腰,光绪十一年(1885年)修建,为明台暗室组合,炮巷暗道深长,炮巷入口处为临高台门楼。炮巷内两侧有暗室,分别为弹药库和兵房;炮巷尽头连接一个圆形露天炮位,现存储弹龛34个、指挥官位2个;炮巷与炮位连接处有一个长方形水池。 - 捕 鱼 台 - 临高台位于旗山山腰,光绪十一年(1885年)修建,为明台暗室组合,炮巷暗道深长,炮巷入口处为临高台门楼。炮巷内两侧有暗室,分别为弹药库和兵房;炮巷尽头连接一个圆形露天炮位,现存储弹龛34个、指挥官位2个;炮巷与炮位连接处有一个长方形水池。 - 捕 鱼 台 - - 威远炮台旧址 - 威远炮台位于威远岛临江最险要处,包括威远、镇远、靖远、南山顶、蛇头湾、定洋诸炮台,这些炮台,在鸦片战争及抵御外国侵略的战争中均发挥重要作用,被誉为“南方海上长城”。 - 靖远炮台 - 靖远炮台为虎门炮台中规模最大的一座,位于镇远炮台与威远炮台之间。道光十九年(1839年)由邓廷桢、关天培奏准筹建。台上部署火炮60门,为虎门诸炮台中最为坚固、火力最强劲的炮台。炮台旧址现存三个圆形露天炮位、暗道、兵房三处及炮台后围墙。围墙后是清兵营房,经历战火仍完好保存,是虎门唯一保存完整的清兵营房。 - 镇远炮台旧址 - - 山顶营旧址 - 南山顶炮台位于威远岛南山顶端的制高点,因而得名“南山顶炮台”,虎视整个海口 , 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登上山顶平台,可见德国造克虏伯后膛炮,长9.4 米,重约 21 吨,虽经过百年风琢雨浸,炮管却依然光滑坚挺,射程当时足以横扫江面。 南山顶炮台周围筑有以花岗岩石为基、灰沙土夯的一段台墙遗址,为山顶营旧址。始建于道光二十三年(1843 年)。旧址呈方形,围墙布有枪眼,围成一个炮城的形制,中设兵房和练兵场,想必是专为保护克虏伯大炮修建的。 来源:热点 |
据深圳铁路消息今年五一假期铁路运输期为4月29日
五一假期临近抢购车票、预定门票成为大家出行攻略
32岁女子在体检过程中发现肺部结节经诊断竟是肺癌
4月26日,华大基因(300676.SZ)发布2024年年度报
为进一步降低吸烟率、保障公众健康,香港特区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