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宇航学院 有一位研究生 以独特方式记录着中国空间站 他就是航天飞行器技术系 2021级硕士研究生霍柱彰 本科进入北航以来 摄影就成为他业余生活里 最大的爱好 现在 霍柱彰在航天飞行器技术系 攻读硕士研究生 研究方向为航天器体系任务规划 在导师韩潮教授的支持下 霍柱彰使用实验室的天文望远镜 又自行购置了行星相机等配套设备 利用业余时间开展行星观测 空间站凌日、凌月拍摄 以及空间站跟踪拍摄 月全食影像(摄影:霍柱彰) 为了记录中国空间站的各种构型 他曾在凌晨一两点架设望远镜 只为记录几分钟的空间站过境 在北航沙河校区内拍摄(白线为中国空间站过境轨迹) 过去的一年间 他成功拍摄了十余次 中国空间站的特写 见证了中国空间站 从“土”字两舱到“T”字三舱构型 拍摄记录了 神舟十四、十五、十六 三艘载人飞船 以及天舟四、五、六 三艘货运飞船 与空间站对接形成的 各类组合体构型 其中绝大部分 是在北航沙河校区内拍摄的 在他近日于北航沙河校区内拍摄的 中国空间站影像中 可分辨出“三舱+两船”的构型 2023年9月中国空间站过境北航沙河校区(摄影:霍柱彰) 2023年5月-6月中国空间站画面(摄影:霍柱彰) 除此之外 他还记录下了 天舟五号再次与中国空间站 对接前约24分钟的珍贵画面 早在2021年4月、5月 霍柱彰就前往海南文昌 见证和记录了 天和核心舱和天舟二号等 多次发射任务 从此开始拍摄和记录 中国空间站的建设与发展 多次火箭发射实录画面(摄制:霍柱彰) 2021年6月 他拍摄了天和核心舱 与天舟二号组合体的多次凌日画面 之后多次记录了 中国空间站的凌日、凌月画面 中国空间站凌日凌月画面(摄影:霍柱彰) 中国空间站凌日画面(摄制:霍柱彰) 中国空间站凌月画面(摄制:霍柱彰) 翻转手机 查收空间站和行星观测特写 中国空间站各构型画面(摄影:霍柱彰) 中国空间站凌日、凌月画面(摄影:霍柱彰) 银河拱桥画面(摄影:霍柱彰) 月面影像(摄影:霍柱彰) 木卫一凌木画面(摄影:霍柱彰) 水星、金星、火星、木星、土星画面(摄影:霍柱彰) 除了自己拍摄空间站 霍柱彰还通过科普文章及讲座等 积极科普航天及天文知识 介绍拍摄空间站的方法和技巧 主讲北航社团北斗巡星会举办的天文摄影基础知识导览讲座 霍柱彰表示 他拍摄的初衷 是想亲自记录和见证 中国人自己的空间站建设和发展的过程 他将继续利用业余时间 记录中国航天事业的发展 “尽管我已经拍摄了数十次中国空间站 但每次当我顺着望远镜的指向 看到远处的亮点升起 中国空间站细节逐渐清晰可辨 那种激动的心情 跟首次拍摄没有任何区别 仿佛是与空间站 与空间站中的航天员 建立了一种 ‘远在天边,近在眼前’的特殊联结” 网友点赞: “太浪漫了” “为你感到骄傲” 加油!星光不负赶路人 文章来源于人民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