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阿东(化名)和妻子玩手机玩到差不多凌晨2点,阿东妻子刚想起身吃个宵夜,阿东却在旁边突然大叫了一声——他的耳朵突然传来一阵剧烈的疼痛,还伴随着一阵“咚咚咚”的声音。他感觉应该是什么东西爬了进去。阿东妻子打开电筒照了一下,感到头皮一阵发麻。她看到阿东的耳朵里,隐约有几根虫子的腿在晃动。两个人赶紧开车来到了深圳市人民医院急诊的耳鼻喉科诊室。 问清情况后,医生立刻给阿东进行了耳镜检查。看到一只肥胖的蟑螂正在阿东耳朵里闪转腾挪。仔细看了一下,阿东耳道还被蟑螂挠出了几条血痕,鼓膜也被蟑螂的翅膀遮挡住了,完全看不清。 “必须先把蟑螂‘放倒’,避免它对鼓膜造成进一步伤害。”说话间,医生已经麻利地抽了一管麻醉剂,灌入了阿东的耳道里。伴随着一阵冰凉,阿东的疼痛感逐渐消失了。紧接着,医生拿起了耳内镜和钳子,好一阵鼓捣,才把蟑螂取了出来。随后又检查了一下阿东的鼓膜,所幸完好无损。 取出来的蟑螂 “一到夏天,就有不少这样的患者前来就诊。高峰期的时候,平均每两天就有一个,而且基本都是晚上来的。”医生表示。吕医生还说,阿东的情况不算复杂。她曾经遇到过一个病例,蟑螂直接在患者耳朵里产卵孵娃,取出来的时候,后面跟了一串大小不一的小蟑螂。除了蟑螂,耳鼻喉科还接到过蚊子、蜘蛛、毛毛虫、蜈蚣进入耳朵的患者。 蟑螂钻入深圳2岁娃耳朵 取出时还活着
2019年9月,深圳一两岁半小孩皓皓(化名),睡到半夜突然大哭,说耳朵痛。医生通过耳镜看到皓皓的耳朵里有只小虫子正在啃食鼓膜,也就是俗称的耳膜,这里神经丰富,所以皓皓感觉非常痛。 随后,医生紧急对耳朵进行冲洗,虫子终于被冲离鼓膜,夹出来一看,原来是蟑螂,还是活的。

蟑螂爬进耳朵 检查发现:耳朵里有很多虫卵
2018年,深圳福田的黄女士的耳朵里就被蟑螂入侵,医生用电耳镜检查后,发现黄女士耳朵里有很多虫卵,整个外耳道非常红肿,并且外耳道已经发炎!
大家都知道,小虫子就喜欢在温暖、狭窄、潮湿的地方活动。耳朵是反映人体体温的代表性部位,最接近人体的深部体温,对爱好温暖的小虫子极具诱惑力。此外,耳朵的耳道狭小,外面又正好有一个敞开的“大门”,可供小飞虫们进进出出,方便得很。耳朵也容易进水,外耳道湿润是常有的事,有些人还是油性耳朵,那对虫子来说更是“世外桃源”。除了耳朵天生自带的魅力,外部环境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若家里卫生不好、环境杂乱、阴暗潮湿,就容易吸引各种小虫子在家里安营扎寨,给了虫子爬进耳朵的基础条件。再加上,虫子具有趋光性,像阿东两口子一样,半夜三更玩手机,又是在黑暗环境中,手机发出的那一缕光就更容易吸引虫子爬过来了。1、搞好家里的卫生,保持室内环境的整洁。尤其不要在床上吃东西,不然掉落的食物残渣,很可能会吸引虫类,增加小虫子爬耳朵的几率。
2、少挖耳朵。没有分泌物作为保护屏障,小昆虫进入耳道之后会更加畅通无阻。而且常挖耳朵还容易刺激外耳道,有可能导致耳道炎等问题哦。3、户外活动时,做好防虫驱虫措施,喷点驱蚊水之类的驱虫药品。露营时注意检查帐篷密闭性,在外过夜的话,建议戴上耳塞。耳道的结构并不是一条直管,外耳道还有两处较为狭窄的地方,一是骨部与软骨部交界处,二是外耳道峡,这两个地方最容易将外界异物卡住。要想在这弯弯绕绕中,徒手掏虫子,难。其次,虫子爬进去,大多是活的,徒手一掏,容易惊扰它们。一惊之后,虫子就更容易闹腾乱闯,如果把鼓膜被咬破、撞坏那就麻烦了。就算幸运把虫子“掏”死了,虫子身体结构细小复杂,还携带了很多不明细菌,残留个啥身体部位在耳朵里,耳朵感染那也麻烦。所以,医生建议,市民遇到这事,还是及时到医院就诊。医生会首先麻晕虫子,再借助精细的工具将虫子取出。操作步骤: 把有效期长的杀虫剂药液喷洒在室内的墙壁、门窗、天花板和家具等表面上,使药剂滞留在上述物体表面上,维持较长时期的药效。
适用场所: 居家住宅、办公室、宾馆、防空洞和厕所等场所。
蟑螂的嗅觉很强,对于甜品类、油性类的食物更是来者不拒,所以可以试试利用蟑螂的这一弱点灭蟑螂。
操作步骤: 在家中蟑螂栖息的缝、洞和角落周围投放含有毒饵。
01毒饵
点多量少, 0.5 - 1 克/平方米,布放于蟑螂经常活动的场所。
02粉剂
应布放于蟑螂经常出没处,使蟑螂接触染毒,具触杀、胃杀作用。持效期长,一般为 1 - 2 个月,但要防止受潮。
03胶饵
胶饵对蟑螂而言湿润可口,持效期很长,安全高效方便,不易产生抗性,并在蟑螂中互相传播毒性,造成蟑螂的群体死亡。胶饵是较为有效的灭蟑方法。
适用场所:居家住宅。
01开水烫杀 这项操作要常进行,你只需要在蟑螂容易隐藏的缝隙、墙角、孔洞里面进行开水浇灌,将隐藏在其中的蟑螂、卵鞘烫杀掉,就能够慢慢消灭蟑螂。
02保持干燥
蟑螂的缺点是耐饥不耐渴。想灭蟑螂不妨试试将家中的水龙头关紧、擦干净灶台、桌面上残留的水渍。同时,室内要保持通风干燥,因为蟑螂在干燥缺水的环境下没办法长时间生存。
03每天打扫
保持居室的整洁,垃圾桶要保持清洁。
适用场所:居家住宅。 文章来源于广州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