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昨日(9月7日),香港消委會點名譴責位於銅鑼灣的4間藥店的經營手法,影響旅客體驗及香港聲譽。消委會指,大部分投訴涉“斤變両、両變錢”的不良營商手法,令顧客最後要付較原先理解貴10倍、甚至16倍的價錢。 
- 環球大藥坊
香港銅鑼灣東角道22-24號怡東商場地下20號連1樓 - 安康大藥坊(前身為「環球大藥坊」)
香港銅鑼灣東角道22-24號怡東商場地下20號連1樓
據悉,涉事的4間藥店為“藥城”、“521生活百貨”、“環球大藥坊”和“安康大藥坊”。2021年1月至今年8月,消委會共接獲96宗與4間藥店相關的投訴,其中80宗涉及不良銷售手法,佔期內投訴總和262宗的31%,通關後投訴數字亦顯著上升,今年頭8個月共接獲49宗涉及4間藥店的投訴,超過去年全年的26宗,涉及總金額超過58萬元(港幣,下同),平均每宗個案損失近1.2萬元。
消委會表示,有關藥店將中藥或蔘茸海味價錢標示得非常顯眼,但以非常細小、不顯眼顏色的字體標示重量單位,當有顧客問及,店員要麼顧左右而言他,要麼含糊地說“香港是一斤16兩”,迴避計價單位。而當顧客展現購買意欲時,藥店則迅速將藥材磨粉和切片,強迫顧客完成交易。
消委會稱,決定點名譴責前曾約見4間藥店負責人,其中兩間的代表否認指控,亦有藥店表示會改善,但消委會仍不斷收到類似投訴。並指出,“藥城”同一舖位的前身為“宗宏堂大藥坊”,2015年同樣被消委會點名譴責不良手法經營,經翻查資料,“藥城”其中一名股東仍是“宗宏堂大藥坊”公司;而另一間被點名的“環球大藥坊”已經結業,由“安康大藥坊”取代,但商業登記顯示,兩間藥店由同一間公司營運,指藥店改名後“換湯不換藥”繼續經營,是業內慣常技倆。
消委會指,會與執法機關合作,密切監察業內的銷售操守,同時加強消費者教育,購買藥材之前要問清楚售價。
翻查資料,今年2月,香港與內地恢復正常通關後,有內地遊客曾在社交平台小紅書發文控訴於銅鑼灣的“環球大藥坊”被逼花費11萬元買藥粉。 
該遊客稱,攜同兒子來港旅遊期間,在銅鑼灣的“環球大藥坊”購買健康補品,被游說買入對身體有好處的藥材。豈料結賬時,對方要求支付近11萬元的天價,更聲稱藥材已磨成粉末。
遊客付款回酒店後越想越不對勁,疑被人欺騙買天價藥物,於是報警並向海關舉報……
有關帖文曝光後引來大量熱議,網友紛紛分享在該藥坊踩坑的情況。有網友稱,自己本來只是去買濕疹藥膏,結果變成買藥粉,最終要支付4000多元;也有網友指,丈夫曾在“環球大藥坊”受騙,事後她拿着單據在場吵鬧,並報警及通報消委會,才獲店員退回全款。並建議任何人到藥坊消費應保留所有單據。
其後,更有媒體踢爆,該藥坊曾推銷所謂“淦果”的藥粉,香港批發價每司馬両僅需3元,藥坊卻索價1600元,暴利逾533倍;而該店標售的功效列明治支氣管炎,亦涉違反《不良廣告(醫藥)條例》。  1.盡量在正規連鎖藥店或老字號購買,包括萬寧、屈臣氏、華潤堂、同仁堂等。如需到藥坊購藥,認清註冊藥坊的“Rx”標誌。2.購買中藥材或者海味,不要急於磨粉打包,先了解計價單位和單價,如以“錢”(一錢約3.75g)和以“斤”計算,價格將差幾百倍。在購買前亦需仔細問清楚價格。3.若當面拆穿無用,保留好證據(購物單據小票、商品等),並向香港消委會投訴;投訴電話:(852)29292222;星期一至星期五09:00–17:30亦可向警察(香港報警電話:999)及海關(24小時熱線(852)2545 6182)求助。文章来源于香港下午茶,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