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 深圳迎来了多场强对流天气 暴雨、狂风、惊雷 总是时不时出现在我们的生活里 让人猝不及防 听到“雷声” 有很多人都会不自觉捂住耳朵 而且还担心“被雷劈到” 然而,大家都很担心的事情 还是发生了 有人真的被雷给击中了! 爬山时被雷击倒 深圳一男子被紧急送医 2023年8月27日14时03分,深圳市罗湖区消防救援大队黄贝岭消防救援站接到市消防救援支队指挥中心报警称—— 深圳市罗湖区莲塘街道梧桐山登云道上去1000米,1人被雷击倒,接警后,罗湖大队黄贝岭消防救援站立即出动赶赴现场。 消防救援人员于14时07分到达山脚,随即携带救助装备徒步上山,14时35分到达现场后,消防救援人员发现受伤人员瘫坐在地上,意识比较清醒,下半身暂时失去知觉,加上体力不支,需要消防救援人员协助下山。 经医护人员确认可以移动受伤人员后,消防救援人员迅速铺好担架,将受伤人员抬上担架进行固定,转移下山。经过42分钟的紧急救援,成功将受伤人员转移到山脚,协助医护人员将受伤人员抬上救护车,紧急送往医院进行救治。 深圳消防提醒—— 广大登山爱好者,在登山前要关注天气预报,不要在暴雨天气攀登山峰。如果是实在避免不了,爬山避免在制高点和树下逗留,遇到雷电要找到安全的地方躲避,并要扔掉身上的金属物,以减少被雷击的可能,如果不幸被雷击,应该尽快采取措施进行心肺复苏,被雷击后可能会出现假死现象,这时候需要及时对伤者进行抢救,直到医疗人员到达。 雷电灾害是联合国公布的 最严重的十种自然灾害之一 每年因此受伤的人也不少 雷电灾害6至8月频发 这些小常识一定要知道 据中国国际防雷论坛透露 中国每年因雷击造成的人员伤亡 达3000人至4000人 据统计,夏季6-8月是我国雷电灾害的高发期,其次是5月和4月,在这个时期雷电造成的伤亡人数占全年雷击伤亡人数的65%左右。 根据我国各时段雷电灾害占全天的百分比得出,每天13-21时是我国雷电灾害发生的集中时段,其中以15-17时最为突出,这与雷暴天气最容易在下午至傍晚时段出现的特征密切相关。 既然雷电灾害如此危险 那究竟要如何预防呢? 俗话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关于雷电的这些小知识 大家一定要知道 01雷电如何形成? 雷电是在强对流天气下产生的一种大气光电现象。 云中、云间或云地间不同电荷相互吸引而发生放电时所伴随的强雷闪光称为闪电,而沿着闪电通道迅速膨胀的气体所爆发出来的声音就是人们所说的打雷。 雷电是伴有闪电和雷鸣的放电现象。一般产生于对流发展旺盛的积雨云中。 雷电分为直击雷、电磁脉冲、球形雷、云闪四种。其中直击雷和球形雷都会对人和建筑造成危害,直击雷是危害最大的。 闪电的类型包括线状闪电、带状闪电、片状闪电、火箭状闪电、球状闪电、联珠状闪电等,我们常见的通常是线状闪电。 闪电通道温度可达到30000K,比太阳表面温度10000K还高,闪电具有高电压、大电流的特点,其电效应、热效应和机械效应有很强的破坏效果。闪电具有高电压、大电流的特点,其热效应、机械效应和物理效应有很强的破坏效果。 那雷电是如何过渡到人身上的呢? 别急,我们接着看 02雷电传人的方式 雷电传人的方式主要分为四种:直接雷击、跨步电压、旁侧闪击、接触电压。 03雷电天气该如何防御? 打雷闪电我们无法阻止 说了这么多 到底要如何预防呢? 下面几点要注意—— 除了我们常说的屋顶、空地等危险地带 闪电也会击中建筑物的侧面 因此雷雨天气 不要站在露天的阳台处 也尽量远离窗边 最后 无论居家或在户外 多留意天气变化情况 及时采取防雷措施! *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给我们留言哦* 文章来源于深圳大件事,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