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网友分享自己在香港开户的经历: “排队7小时,(等号的)号码条 都被磨旧了。” 多家银行作出延长营业时间等安排…… 在各大社交平台上, 不少网友撰写了“开户指南”, 揽储奇招大拆解 通过官网、官方客服电话及业内人士的多重确认,记者明确的第一个事实,香港确实有高息存款。 这既是香港银行业拉新揽储的营销方式,同时也有美元连续加息,港元与美元实施联系汇率制度,与内地利差扩大的因素。 但是,高息背后藏着不少门道,咱得好好捋捋。 我们不妨解剖一只麻雀,比如天星银行推出的一款颇具诱惑力的6.88%年利率港币活期存款,它就包含多个限定条件。 图源:天星银行官网 比如时间。“优惠只在特定时间生效,根据条款解释是由2023年8月11日起直至另行通知。”(翻译:随时可以取消咯?) 再如存款资格。“客户不仅得在特定时间开户,而且开户前12个月内没有持有该行的个人账户。”(翻译:老客户没优惠) 又如资金额度。“客户可享活期存款年利率6.88%,优惠只适用于港币首50,000元。”(翻译:超出5万元港币的部分那就是另外的价钱了) 以及利率保证。“客户自开户30天内享有‘利率不变保证’。推广期后,客户可享受的港元储蓄存款年利率以实际挂牌为准。”(翻译:30天后,又是另外的价钱了) 终极大Boss是免责条款。“优惠名额有限,先到先得,额满即止。本行保留、更新或终止以上优惠,以及修订所述任何条款及细则的权利,而不予事先通知。如有任何争议,本行保留最终决定权。”(翻译:七十二变我说了算) 也就是说,在不出任何新变化的前提下,以5万元港币为本金,一个月内最多能靠这份高息赚到大约282.73元港币,约等于263元人民币,这还不算交通住宿费成本和换汇费用哦。 再看其他的一些银行也有各项限定条款。 比如汇丰银行推出了最高13.5%的英镑定存年利率,但优惠时效很短,13.5%只能享受一周,如果要存一个月,则年利率就降到了3.5%,同样也有类似的免责条款。 另外,汇丰银行的客服人员告诉记者,实际享受的利率可能与挂牌并不完全一致,还要客户亲自到柜台开户并做完资质测评后才能当场确定。 还有一位赴港存款的先生透露,现场还会有其他附加条款,比如要先经客户经理购买一份保险产品。 图源:汇丰银行官网 也有网友说:我不求高息,只想要稳稳的幸福。比如一年期的定期存款,利率比内地高点儿就行。 记者查询后发现,如果是一年期的人民币存款,香港和内地比较没啥优势。 比如汇丰银行的一年期人民币定期存款挂牌年利率在1.6%,渣打银行推出了2%的利率,但优惠时间截至8月31日。而内地银行普遍在2%左右。 美元的存款利率有所差异。内地银行一年期美元存款利率线上展示的挂牌价普遍不到1%,香港的银行相对较高。 比如汇丰银行、渣打银行、官网都显示美元新资金可以享受4%的年利率,不过在额度上有不同的门槛。 图源:中国银行(香港)官网 不过,据一位银行业内人士透露,内地的美元存款在柜台办理会有额外优惠,真实利率与香港地区其实相差不大。 哪些风险需警惕 资本市场的反映来得更早也更明显。 据浙商银行财富管理部统计,南向资金从7月下半月净买入额迅速增加,7月份增加了144亿元,8月增加了453亿元,而6月份净买入额是负数。从周度观察,近10周中有8周净流入。 “这样的资金流动表现是经济周期某个阶段的正常现象,从财富决策来说无可厚非。”浙江大学国际联合商学院数字经济与金融创新研究中心联席主任盘和林同时提醒到,如果要赴港存款,“除了研究存款的具体形式,还要看存款背后的银行信用情况。” 浙商银行财富管理部资产配置中心负责人曾睿则认为,由于涉及的是外汇存款产品,是否决定赴港存款,重点要考虑利率和汇率两方面的影响。 “当前美元利率高的主要原因是美联储的加息政策,但谁也不确定美联储未来是否会继续加息。而且展望明年,降息的可能性很大。另外,近期美债收益率曲线倒挂程度进一步加深,市场预期未来美国经济会衰退,利率也会下降。” 曾睿认为,如果是中长期存款,那么需重点考虑汇率风险。“短期内换汇存美元可以享受较高利率,但如果人民币未来升值,则换汇可能承受汇率损失。” 那么,究竟哪些人适合赴港存款呢? 对于那些本身就有赴港计划,外汇资金富余或者有配置外汇打算的投资者,可以在信用可靠的银行开户存款,说不定还能回血一笔交通费。 但对于基本没有外汇使用需要,专程跑一趟香港存款的投资者,就大可不必了。 总而言之,精打细算做好理财,值得鼓励。但赴港存钱的热闹要不要凑?还得根据自身实际情况细细盘算。 网友评论: 文章来源于钱江晚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