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0日 一个关于高铁上孩子哭闹的新闻, 冲上了热搜。

叫一岁多的孩子不哭,的确有些强人所难,毕竟他们的大脑发育还没到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哭是表达自己有需求的一种方式,需要父母仔细分析,查找孩子哭闹的原因,找出相应的对策。
这位女子受不了孩子哭闹可以理解,问题的关键不仅是她强人所难,而且还出言不逊。让孩子“闭嘴”,一副怒气冲冲的样子,以为自己有理,是去找家长吵架的。如果真有意见,可以好言好语地说话,同样可以找乘务员解决问题。
在狭小的公共空间里,每个人要有宽容和包容之心。可以肯定,作为家长同样不愿意听到自家孩子哭闹,不希望自己的行为打扰到他人。当前,众多高铁上孩子哭闹、吵闹发展到双方口角、动手的新闻也不少,让很多人产生了“不愿意带孩子坐高铁”的想法。
不少为人父母者就知道,养孩子是个劳神费力的事,孩子天性好动,言行很情绪化。别说一岁多的孩子,就是三四岁了,动不动就来一场哭闹的情况也是有的,吵闹之下,好言相劝未必劝得好。每个孩子发育不同,性情不一样,真没有一把尺子。不论如何,事情的关键在家长的态度,是不是在积极处理问题。怕就怕,家长把孩子年纪小不懂事当挡箭牌,甚至还护子心切,听不进一点意见,对他人建议怒怼回去甚至动手,这就不对了。
孩子哭闹或吵闹,还是要看家长是否有所作为。带孩子出门,并没有原罪。即便遭遇个别人不理解,好好交流协商,态度和善一些就行。如果遇到这种不讲道理的旅客,家长同样可以要求乘务员处理,没必要争论一个输赢。
其实,车上因为噪音问题引发纠纷,又何止孩子哭闹?大声打电话、聊天就像吵架、手机音乐外放等,都是扰民之举。每个人在狭小的空间里,都要有文明意识,碰到不文明行为,用文明的态度来解决问题就好。
文章来源于广州日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