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拍的照片被告侵權,還要賠償8萬元,是不是很離譜 近日,因為一位攝影師的發聲,一家名叫視覺中國的公司被捲入輿論中心,連上幾次微博熱搜榜。 這家已經成立20多年的公司目前擁有我國最大的視覺藝術產品及使用權售賣平台,卻因頻頻陷入版權風波而備受質疑。 自己拍的圖被告侵權,還要賠款? 8月15日,攝影師戴建峰@Jeff的星空之旅發文稱,自己拍攝的照片被視覺中國致電稱是侵權使用,還被要求賠償8萬餘元。 而當他打開圖片一看,不對啊,這明明就是自己拍的,怎麼就變成侵權了?!他同時也表明,並沒有與視覺中國進行合作。 在郵件中,視覺中國給戴建峰的解決方案是:一、雙方合作,由他購買視覺中國素材庫網站中的版權素材套餐,購買數量不低於已使用數量(173張)圖片,圖片單價每張300元,合作期限為1年。合作協議簽訂後,之前使用圖片的責任可直接免責。二是雙方和解,由他向視覺中國支付173張圖片費用,每張500元,一共86500元。 戴建峰表示不解,並在微博控訴,要求視覺中國給出合理解釋。 視覺中國作出回應,表示對涉事相關圖片擁有銷售權利。 不過,對於這個回應,戴建峰表示「我不接受」,稱經過核實,視覺中國無權銷售他的作品,請立即停止侵權行為。 目前,事件仍在發酵,輿論幾乎倒向支持攝影師、反對視覺中國侵權的一邊。 @中國國家天文 官博也在攝影師底下評論稱,「我們也收到過類似電話,諸如美國航天局NASA發布的公版圖片都算作他們的版權。」 對國旗國徽擁有版權? 被共青團中央點名 是的,這不是視覺中國第一次因為版權鬧出風波。 2019年4月10日,人類第一張黑洞圖片公布。第二天,就有網友發現,視覺中國網站出現「黑洞」照片供編輯類付費下載使用,並註明此圖如用於商業用途,請致電或咨詢客戶代表。這意味着視覺中國擁有這張黑洞照片的版權。 而歐洲南方天文台德國總部的工作人員明確回應:「黑洞圖片向全人類開放,我們歡迎使用」。 視覺中國隨即陷入爭議,沒過多久,這家公司就被共青團中央點名指出利用國旗、國徽圖片牟利。 在這條微博的評論區,一眾藍V排隊評論自家logo變成視覺中國的版權圖片。 事件持續發酵,視覺中國緊急下線國旗國徽相關圖片。 人民日報官微隨後發聲:避免版權保護陷入「黑洞」,與提倡版權付費一樣重要。 央視也發表題為《嚴懲視覺中國 切掉知識產權市場的毒瘤》的評論,指出,一個宇宙黑洞引出了一個行業黑洞。保護知識產權,才能有更多更好的原創作品,這已經成為社會共識,我國也在不斷強化知識產權保護的法制和監管體系建設。視覺中國以「能奈我何」的嘴臉,把法務做成銷售,一頭侵犯原創者的合法權益,一頭又對使用者進行「維權敲詐」。 2019年4月12日,天津網信辦通報稱,連夜約談視覺中國網站,責令該網站立即停止違法違規行為,全面徹底整改,並成立工作督導組進駐視覺中國網站,進行督導檢查。 4月18日,天津網信辦發布公告指,給予視覺中國網站運營主體——漢華易美天津罰款30萬元的行政處罰。 此次「黑洞」版權引發的一系列事件也讓視覺中國的市值蒸發了46億元。 人民日報對此發表評論,指出保護版權不能走偏。人們真正介意的,不是為圖片付費,而是被胡亂收費。 保護版權的界限在哪,各位讀者怎麼看? 文章来源于香港文汇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