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位身高1.52米、体重200多斤的女士去到医院呼吸内科问诊,该女士表示晚上睡觉常常会被憋醒,醒来后会感到口干舌燥、头昏脑胀。 医生利用多导睡眠仪(PSG)对其进行整夜的睡眠监测,结果显示,一晚约6.5个小时的睡眠中,呼吸暂停的次数达到417次,其中最长的一次达到70.5秒,必须佩戴呼吸机入睡,该名女士也被确诊为“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医生表示 随着大家对该病认知的提高 来看此病的人不少 平时打呼噜的你 是不是已经皱起了眉头 “我也得了这种病吗?” 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是指在睡眠过程中气道受阻,呼吸暂停和低通气频繁发生的现象。正常人在睡眠中咽腔比清醒时狭窄,发出的呼噜声就是气体经过狭窄咽腔时的湍流声。 “打呼噜”在医学上又叫“鼾症”,有良性和恶性之分,男女老少皆可发生。
医生介绍,如果呼吸暂停频繁发生,每小时出现5次以上或7小时的睡眠过程中超过30次,就是“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它可以分为阻塞型、中枢型、混合型,其中以阻塞型最为多见。 数据显示,每100个人中,就有3~5个人打呼噜,而每5个打呼噜的人中,就有1个是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专家介绍,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发病临床表现为夜间打鼾,频繁惊醒,睡眠质量下降,白天困倦。 当呼吸暂停发生后,睡眠结构紊乱,呼吸气流中断,随之患者出现缺氧和高碳酸血症,造成全身多系统的损害,包括心血管系统、神经系统、内分泌、内脏疾患等。 长此以往,睡眠中的低氧分压也会导致脑损害,比如记忆力下降,还可能诱发或加重高血压、冠心病、心律失常、糖尿病、肾病、脑卒中、老年痴呆、精神异常等多种慢性疾病,严重者甚至会引发夜间猝死。 患有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司机的反应能力、判断能力会下降,注意力不易集中,发生交通事故的风险是一般人的7倍。另外,由于疾病造成性格改变,社交能力下降,记忆力减退,容易造成家庭成员关系紧张,甚至婚姻关系破裂。 医生介绍 这种病男女老少都可能发生 但发病率男性要高于女性 肥胖人群要高于非肥胖人群 吸烟喝酒人群比率 也高于非吸烟喝酒的 当然打呼噜也并非都患有此病,能否自我评估一下再去医院看?医生给出了以下五个依据,可帮你做出初步判断: 如果以上回答中有三条为“是”,那么患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风险很高,需要尽快到正规医院进行睡眠呼吸监测,并谨遵医嘱。 目前,睡眠呼吸监测是确诊睡眠呼吸障碍最重要的检查手段,通过睡眠呼吸监测,结合患者的临床症状,大部分患者可以得到确诊。 医生呼吁 如果得了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 也不用太担心 控制体重和改变生活方式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预防疾病的发生发展 在日常生活中 可以建立侧卧位睡眠的习惯 枕头稍高一点 能有效改善打鼾症状 如果症状较重 应尽快到专业的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文章来源于广东卫生在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