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属杨梅无疑 正是杨梅爱好者大快朵颐的好时节 然而有人暴吃杨梅,代价却有点高
近日,台州医院肾内科 一天收治了两名病人 都与暴吃杨梅有关

6月21日,温岭的林先生忽然浑身乏力,双腿都抬不起来,赶紧到台州医院办了住院手续并做了化验。化验结果显示,他血钾7.24mmol/L,已经超过6.2mmol/L的危急值。
台州医院肾内科主任徐光标告诉记者,当时,林先生肌酐值708μmol/L,已达到尿毒症期,且又合并高钾血症,病情属于危重阶段了。

根据他的症状以及结合化验结果,肾内科值班医生立即采取紧急措施,给林先生做了血液透析等治疗,透析后情况逐渐好转。
而后林先生透露,自己既往有糖尿病史,并且肾功能不好,平时也不注意监测相关指标,最近突然出现乏力才来就诊。
当被问到近期饮食时,林先生说,最近就是杨梅吃得勤快,从杨梅上市开始,就基本每天吃下一斤多,从6月初开始,已经连续吃了20来天。
林先生已经是他们收治的第二例因吃过量杨梅送医的病人了。当天,还有一位来自杜桥的女患者情况几乎与林先生相同。

“杨梅属于含钾量比较高的水果,2两杨梅中的含钾量就达到149mg,虽然钾对人体来说不可或缺,但对于肾功能不好的人来说,肾脏无法排出过量的钾,血钾升高,就成了‘高钾血症’。”徐光标介绍,严重高钾血症会引起心跳骤停,危及生命。
那么杨梅不能一次性吃过瘾吗?徐光标说,如果肾功能正常的话,吃杨梅当然没问题;如果肾功能不好,那为了安全起见,建议浅尝辄止。 杨梅中富含有机酸,是一种酸性水果。少量食用,有开胃的作用,但如果一次性吃太多,就会让胃酸过多分泌,从而出现反酸现象。对于胃病患者而言,胃酸大量分泌,大量的消化液充盈在胃部,反复刺激消化性溃疡炎症部位,容易出现溃疡出血,进而引发剧烈胃痛等胃部不适。医生提醒,对于慢性胃炎、胃溃疡患者,食用杨梅等水果的时候,最好是在饭后,且一次性不宜吃太多,略吃几粒尝尝鲜就可以了。杨梅虽然升糖指数低,但仍然有糖分,且含有较多的柠檬酸和草酸,大量食用会促进胃酸分泌。杨梅里确实可能有小白虫,那其实是果蝇的幼虫,因此它也是世间少有的“荤素搭配”的水果。这是杨梅的传统栽种中很正常的自然现象,而且幼虫期的果蝇,吃下去对人体是没有危害的,完全不用惊慌。刚买来的杨梅在加盐的凉白开里浸泡十几分钟,就能把小白虫泡出来,而清水浸泡或流水冲洗,效果并不明显。这样做还可以让酸酸甜甜的杨梅,吃起来更甜更不涩口。网传买来的杨梅用水浸泡,水是红的或者黑的,就证明杨梅被染色。真相:除了白色杨梅以外的杨梅品种,都富含水溶性的花青素,只要杨梅熟到一定程度,汁液就很容易流出的,把水染成红色,不足为奇。有人拿杨梅在水龙头下搓洗挤捏,最后在手上留下了一些胶状物,就说杨梅都注胶的,影响身体健康?真相:杨梅在水龙头下反复搓洗留下的胶状物其实是果肉残留组织,是膳食纤维、糖酸、蛋白质、花青素等营养物质,和食用明胶有很明显的差别。另外,杨梅不耐储藏,如果给杨梅都注胶,不仅需要很高的人力成本投入,增重的效果微乎其微,而且杨梅本身也经不起这种“折腾”,更不容易贮藏保鲜。
目前关于维生素C与海鲜同食会中毒的,全都是虚假新闻。这种中毒现象真要发生,大概需要一口气吃下四五百只虾,并且同时马上吞下超级多的维生素C片才行。担心血糖高,并不意味着水果一点都不能吃。杨梅的含糖量,在水果中是算较低的,大约7%左右,而且血糖反应也不算高。还有研究表明,有的品种的杨梅含有一定的降糖降脂活性物质。1、注意别吃多。如果每天吃杨梅及其它水果的总量在半斤以内,问题并不大。如果是本身血糖就偏高的患者,可以把半斤水果分两次吃掉,也不容易引起血糖水平的波动。 2、要小心变质。杨梅比较不耐储藏,稍放个几天就非常容易变质、有酒精味。所以要放在通风阴凉处,最好放冰箱或用冰袋保护;吃的时候要小心不要吃坏掉的,不然容易拉肚子。孕妇需要多加小心。文章来源于钱江晚报,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