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地去了趟淄博,现场比想象中的更夸张! 这个假期,我运气最好的事就是抢到了去淄博的车票。 这个靠烧烤出圈的城市,火得很突然。 微博热搜上时不时就会出现相关热搜: 淄博为什么火、淄博烧烤有多好吃、淄博烧烤的神奇配料、淄博劝退信格局打开了...... 谁能想到,一个热搜城市能火得一浪接一浪。 成千上万的烧烤画面配着热搜出圈,成千上万想吃烧烤的人不断往那奔赴。 我已经数不清淄博两个字有多少热搜了,只记得那个小葱加饼吃烧烤的方式很别致。 带着对烧烤的好奇,带着我的运气车票,这个五一假期我去了趟淄博。 也是这趟旅行,让我看到现场比各位想象中的还要夸张。 烧烤是真好吃 但是你吃不到 先不说烧烤专线这类细节,我先直奔淄博最火的两家烧烤大院。 在淄博,大家喜欢把烧烤等小吃集中起来放在一个大院里,所以走在淄博的大街小巷上,你会看到很多那种大院门,上面写着xxx美食城,里面就是各种小吃。 淄博最火的两家烧烤大院就是这样,火的可能是大院名字,但其实里面是一个小烧烤世界。 比如大家听过的临淄大院,没看导航的时候我还以为叫林子大院,原来是淄博临淄区的一个烧烤大院。 上午11点左右我到的大院门口,隔老远就看到它的招牌: 人群开始从各个方向往里进,不过真正提醒我接下来要面对什么大场面的是大院门口的警车、工商局的车、消防车,以及警察、工商员、马甲加身的志愿者。 带着期待的心情,我走了进去,准备大开一番眼界。 各种各样的烧烤店,大汉烧烤、齐国烧烤…… 标语也很有意思: “今朝有酒今朝醉,撸串喝酒很对胃。” “重燃先祖的篝火,吃回真实的自我。” 渐渐我就感觉不对劲,因为我找不到一家能让我进去吃烧烤的。 现场不是爆满,就是不再接单。 看着烧烤摊老板煞白的嘴唇,我知道他不是在玩营销,是真的接待不过来。 一个拐弯看到了空摊,惊喜片刻走上前,结果人家是晚上开摊,而现在用小马扎围坐在桌前的人,都是等着晚上吃的。 也就是说,他们为了吃烧烤,甘愿等六七个小时…… 带着开眼界的心情走进淄博,结果根本吃不到! 我在这个大院里绕了快一个小时,没有一家可以让我进去吃。 不是爆满,就是不再接单。 只能眼看着小炉子上的烤肉吱吱冒油,然后被别人卷进饼里...... 除了我这种没位子的顾客,还有趁着客流量大叫卖零食水果的商家,看上去也是累得不行。 旁边水果摊上10块钱一盒西瓜,20块一盒大樱桃,老板生意好到我都怕他切西瓜切到手。 最后,大家知道我是怎么吃上烧烤的吗? 有一家拐角的店,本来不打算接单,但看我是外地来的,又是一个人,于是把我领到后厨去吃。 烤肉裹饼进嘴的那一刻我差点哭了,好吃是真好吃,但就是太不容易。 这还是淄博非核心区域,位于市中心张店区被央视报道过的八大局就更夸张了。 吸取中午的教训,我提前三个小时来市区准备会一会八大局。 结果这里也是晚上营业,并且下午2点就开始放号,我去的时候早就没号了。 第一批抢到号的人就坐在里面等开门。 其他抢到的人就在外面等着,像极了当年高考我爸在校门外等我的场景。 我甚至看到有拖着行李箱从车站直奔烤场的幸运儿。 总之,现场的火爆程度让我除了震惊还是震惊,到了晚上6点营业的时候,根本挪不动道。 八大局门口围着一圈小吃摊,都是看准了这里的人流量。 烤肠、竹筒饭、柠檬鸡爪、烤饼子...... 都是普通小吃摊,但逛街累的时候闻着也香。 八大局便民市场 八大局便民市场和八大局烧烤很近。 也是在这里,我见识到了什么叫人山人海。 这是4月30日下午6点左右的场景: 目之所及都是人。 耳边是各种方言,整体北方人居多,东北的、北京的、河南的...... 也不怪大家都往这赶,除了名气,这里确实有不少特色小吃。 张店的烤饼、烤牛奶棒、博山菜、捞汁小海鲜,再来杯鲜榨果汁...... 人是真的多,不仅有纯玩游客,还有纯打卡的网红。 隔着屏幕刷抖音的时候不觉得,真在现场听他们扯嗓子吼“一整个爱住了这个城市,太牛了我的淄博”,还是忍不住起了鸡皮疙瘩。 一整条街逛下来,我不能弯腰系鞋带,也不能折返走,路上还有被挤掉的小孩的鞋子。 离开便民市场时我看了下当天的客流量,仅4月30号当天,这个市场总进入就有17万人次。 这样的淄博 背后的画面你根本想不到 我们的印象还停留在城市很火,烧烤好吃对不对。 但当你来到这里会发现,部分高速已经封路了,路边也停着全国各地来的车。 我甚至还看到了从北京来的摩托车队。 去八大局的路上各种堵车,最后导航居然显示道路封闭。 而且,到了淄博也不代表能住在淄博,从网上看,酒店全都住满了。 街边最破的小旅馆也都满房,不仅市区如此,到了非市区的临淄也依然如此。 只有周边县城的住宿可以考虑,但距离都在三十公里以上。 连带着洗浴中心、足疗店也得早早过去占位,不然真得留宿街头。 这样的淄博也变得跟以往不太一样。 出租车师傅说,现在每天收入能有七八百元,是平时的两倍。 火的不仅仅是烧烤,淄博当地的琉璃陶瓷也被大家关注起来,小手串、小摆件买来当纪念也很不错,关键还能让当地的大学生找机会试试创业。 还有当地的齐文化博物馆,以前只有周边县城的人会去看,现在来到淄博的人都会好奇去看看。 总之,一个城市的火爆不仅体现在人流量上,还带动了整个城市的发展。 有一说一 淄博确实做对了很多事 现在,淄博的热搜已经从“淄博好”变成了“淄博是不是好得过度了”。 作为一个去过淄博的人,我很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淄博对自己火了这件事,它的反应速度是真的快。 我们很快就看到了“烧烤专线”这个特殊名词,淄博集中并放大了自己的优势。 坐出租车也会看到这种全市烧烤指示地图。 3月底开始火,4月底我们就看到了吉祥物。 临淄大院的美滋滋、香博博 4月30日我去临淄大院的时候,吉祥物已经被涂鸦上墙了。 而且各种围绕烧烤文化的周边产品也出街了。 各区的烧烤场地还会简单搭一些游乐设施,虽然没那么洋气,但对带孩子吃烧烤的家长来说就很实用。 旁边的院墙上还涂鸦了各种个性文化。 流量来了,关键要能接得住。 对于火这件事,淄博是很谨慎的,就比如大家吃淄博烧烤都会配的那个饼,原本都是简易生产输出。 现在统一都换成了正规生产、正规包装。 你也不用担心在这里会被宰客,唯一那个上了新闻住宿被宰的事件,最后是淄博文旅局介入,将差价返还给了顾客。 更大概率的是,你在淄博吃的各种烧烤价格都是这样的: 现在是淄博的客流高峰,人多车多,而且外地来的车经常会停错,淄博的滴滴司机跟我说,现在不管外地车还是本地车,如果停错也不罚款。 而且,淄博街头还可以免费充电。 还有你去到的每个网红烧烤大院,门口都配了各种工作人员。 警察维持治安,对门口人群进行疏散,工商部分负责现场商家正规经营,不能坐地涨价。 而且,当地人也是真的热情。 如果问路,他们都恨不得自己带你过去,在淄博的两天,如果不是滴滴师傅、出租车司机,我可能真的找不到住的地方。 淄博非常清楚自己是一个非旅游城市,所以它原有的酒店旅馆根本无法应对全国各地来的旅客。 所以它才会一边劝退,一边极力管理,再一边想办法扩容城市住宿。 这样的淄博 是真的好吃也好玩 虽然很堵,人很多,也找不到住宿,但烧烤确实好吃。 而且我全程感受到的,除了这个城市对游客的热情,还有你想不到的清醒冷静。 网红两个字代表流量,也代表非主流,每个人都在好奇这个城市,也都在观察这个城市是不是真的好,它能火多久。 淄博的老百姓其实也会和我们一样想到一个问题:这样的热度能持续多久? 不过当下,对淄博来说,一定是先做好眼下。 文章来源于惊艳时光的哲学,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