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汽车资讯 查看内容

华为全面入局汽车,要做苹果没做成的事?

2020-7-17 19:28| 发布者: 如风

摘要: 不过最令人意外的,还是新车和华为技术的深度绑定。华为几乎为比亚迪提供了一整套的智能座舱系统,其中包括5G通信模组、手机车钥匙和内部车载操作系统。华为在汽车领域一向低调,此次和比亚迪的合作,让人们看到了华 ...

不过最令人意外的,还是新车和华为技术的深度绑定。华为几乎为比亚迪提供了一整套的智能座舱系统,其中包括5G通信模组、手机车钥匙和内部车载操作系统。

华为全面入局汽车,要做苹果没做成的事?

华为在汽车领域一向低调,此次和比亚迪的合作,让人们看到了华为在相关技术上的积累和潜力。

而口口声声说“肯定不造车”的华为,此次出手背后有哪些故事,华为会成为下一个“造车新势力”么?

华为想为每部汽车提供智能

被问到华为在汽车上的积淀,董事长徐直军说,“除了底盘、四个轮子、外壳和座椅,剩下的都是华为拥有的技术。”

华为在该领域的布局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其实华为涉足汽车的时间可以追溯到2013年,当时华为推出了一个车载模块,可以为车企提供无线网络连接技术。2017年,华为的海思芯片应用在奔驰车上,2018年推出了自动驾驶计算平台,2019年发布了用于汽车的5G芯片巴龙5000。

华为在集团内部还成立了专门的“智能汽车解决方案”业务部门,围绕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电动、智能网联、智能车云五大板块,可以说,华为已将智能汽车定义为企业的核心业务之一

智能驾驶方面,华为的产品涵盖了L2-L5不同驾驶等级的需求,提供的产品包括AI 芯片(昇腾)、CPU 芯片(鲲鹏)、无人驾驶算法、计算平台(MDC)、工具链和雷达技术。

华为全面入局汽车,要做苹果没做成的事?

智能座舱方面,华为可以通过 “移动通信模组+鸿蒙 OS+HiCar”提供一整套的智能座舱搭建。HiCar目前和江淮、北汽、比亚迪等30家产商均有合作。

相比于比较知名的苹果Carplay,华为的HiCar的功能要更丰富,也突破了车内驾驶时的使用场景限制。按徐承东的说法,HiCar可以将手机内的应用移步到车内使用,同时,通过和车载系统连接,手机还可以调用车的硬件功能,比如启动车的导航和摄像头。

智能电动主要包括电池、电机、电控三个部分,这是电动车的核心,相当于汽油车的发动机。华为对电动的研发从2018年开始,目前的产品包括mPower、底盘域/动力域控制器、以及BMS/MCU/CDU/直流快充等多个控制模块。其中的一些技术,比如充电模块,已在一些量产车上得到小规模应用。

智能网联算得上是华为的“老本行”,华为从2013年就开始推出车载通信模块,最新的MH5000则提供了5G的高速网络连接。

华为目前在5G方面有绝对的技术优势,但5G在应用层面依然有所欠缺。于是,华为干脆自己做起了相应的开发工作,和18家车企组成了“5G汽车生态圈”,共同在5G和汽车上进行技术结合和功能研发。

华为全面入局汽车,要做苹果没做成的事?

在智能车云上,华为的云服务Octopus可以为自动驾驶企业提供训练、仿真、测试的服务,帮助车企在云端做数据的模拟和测试,不断完善算法。

在5大板块中,华为在通信、芯片、和操作系统上有较深的积累,在三电和传感器上则刚刚起步。

汽车电子是一个相当大的市场,特别是在当下汽车的智能化的驱使下,新的产业规模预计超过2000亿美元。中信证券在2019年的一份报告中预测,华为有望在未来10年和博士、大陆比肩,成为销售额达500亿美元的一级汽车电子供应商。

华为在智能汽车上的投入还在加码,从去年开始,华为就开始公开招聘,涉及AI算法优化、智能座舱开发、车联网大数据等多个领域,不同岗位都有非常明确具体的要求,且必须是博士学历。今年初,华为也打破了内部选拔提升的传统,引入了原北汽新能源总经理郑刚来担任智能汽车部门的首席战略官。

由于没有上市的关系,华为新部门的具体开销额度无处查询,但可以查到的是,在短短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华为共发起了10笔对外投资,其中6家都涉及到汽车领域。

华为当真不造车?

对于汽车产业,华为是认真的,除了已经落地的车载系统和通信模块,华为在关键的自动驾驶芯片已经有所布局,同时开展了对于激光雷达等关键技术的研发。

在战略上,华为表示没有造车的打算,而是致力于成为一个一级供应商(Tier1),提供相应的软硬件服务。

华为从上到下,也都口口声声地说不造车,但华为改口的先例其实不在少数。任正非曾经多次在内部设立行业禁入的规矩,但又经常因为外部环境变化,解禁自己亲手封禁的领域。

华为最早做运营商业务时,任正非就明确规定不允许做手机。这个规定从1997年一直延续到了2004年左右。

在功能机时代,公司内部就一直有做手机的想法,但每每都被任正非压下去,有一次任正非实在忍不住,就在会议上拍桌子:

“华为公司不做手机这个事,已早有定论,谁又在胡说八道!谁再胡说,谁下岗!”

到2004年,联发科的低成本芯片让国产手机制造的门槛大大降低,华为也选择了和运营商推出贴牌机。华为负责生产,运营商负责销售,全身上下找不到一个华为的Logo。

2007年iPhone推出后,智能手机的潮流开始风靡全球,但华为到2010年才反应过来,任正非找到徐承东进行智能机上的研发。

任正非曾坚决表示,华为永远不碰信息服务,然而因为去年谷歌停止为华为提供服务后,华为开始做了一整套的信息服务平台。

华为也曾表示不会碰电视,只是为相关厂商提供芯片和技术,可是后来华为还是推出了自己的电视产品,和小米等新晋互联网公司同台竞争。

华为全面入局汽车,要做苹果没做成的事?

华为的产品涉及了电脑、手表、耳机、智能音箱、电视、平板等多个品类,俨然比苹果做的更多更广,现在还想啃下苹果没有搞定的智能汽车业务。

环顾周围的同行,的确没有全面进军造车的先例。苹果的智能汽车沸沸扬扬传了好些年,到最后也杳无音信,三星、高通、谷歌等公司更多是作为供应商和方案整合商,适度地在试探汽车领域的边界。

华为全面入局汽车,要做苹果没做成的事?

汽车难做有很多原因,有传统车企的垄断、有巨额的资金消耗、产业链的整合难度,和研发周期长等等。

不过在汽车电动智能化的时代,华为、苹果等科技巨头看到了新的机会,其大屏娱乐系统、语音助手、与手机的交互协同、5G通信、自动驾驶等等方面,都和华为等公司的固有产业发生了紧密关联。

同时,国产汽车供应商也在逐渐成熟,特斯拉Model 3正在逼向完全的零件国产化;而比亚迪“汉”,在其61家核心零部件供应商中,只有9家为外资品牌,有近85%的零部件是“中国制造”。这种变化,也给华为造车在硬件基础上提供了底气。

另一方面,华为在全球遭遇制裁后,其海外运营商和消费者业务都大受打击,虽然最新的财报依然向好,可短期内依然看不到明朗的解决方案和未来增长点。

进入汽车领域,甚至自己造车,的确可以支持公司的未来想象空间。

一切看上去都是“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样子,但华为会走哪条路,大概连任正非自己都不知道。造车这件事,可能就像此前的业务扩展一样,最终取决于华为对外部环境和自身能力之间的平衡和考量。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