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手机内存攀上了高峰 再也没有担心过内存问题 各种app随便下! …… 手机里五花八门的App越来越多 它在方便我们生活和工作的同时 似乎也越来越能准确地“捕捉”到 我们的想法 你在想什么,它就给你推送什么 App的这种“正合我意” 是怎么实现的? 个人信息安全有风险吗? 央视曝光: App获取个人信息 用户感觉“被窃听” 据央视财经报道,来自北京的苑先生发现,自己和朋友在偶然的线下聊天中提到了“椰枣”,结果椰枣第二天就出现在了手机应用推送里。这种精准推送,让苑先生感到“后背发凉”。 除了“精准”推送,还有不少用户发现,自己如果在某个应用里发送手机号并接收到了验证码,不久后就会收到一些推销电话。 此外,不少用户对于手机应用索取通讯录等信息的授权也表示疑惑。 一些非法网络推广团伙也盯上了个人的信息。今年以来,公安部在15个省份开展打击贷款类网络诈骗犯罪,发现非法团伙就是将矛头指向有明确贷款意向的人员,根据他们在互联网、手机App等的浏览、搜索记录,分析其贷款意向,从而精准推送大量虚假贷款广告,并实施诈骗。 手段隐蔽 多款App违规收集个人信息 日前,工信部公布了2020年第二批侵害用户权益行为的App名单。 在被点名的15个App中,有13个都涉及个人信息的过度收集,包括“私自收集个人信息”“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私自共享给第三方”等等,个人信息安全依然受到威胁。(文末附app名单) 面对越来越精准的推送,用户有着担心“被窃听”的焦虑,个人信息也确实存在过度获取的可能。为此,国家有关部门专门组建了App专项治理工作组,对强制授权、过度索权、超范围收集个人信息等现象进行专业的监管。 App专项治理工作组专家何延哲表示—— 专家说,App获取的第一个信息,往往就是手机的IMEI号,也就是移动设备标识号。这个唯一的识别码,相当于手机的身份证。不管是经过用户同意“拿走”,还是不经允许“偷走”,App一旦获得了移动设备标识号,就为个性化推送奠定了基础。更可怕的是,专项治理工作组对大量App测试后发现,App获取的信息,不仅能自己用,甚至有部分App,会把信息传给第三方。 专家:获取技术在进步 信息保护在加码 近年来,有关部门定期曝光App违法获取个人信息的行为,针对App的各项隐私政策也在不断细化和规范。 专家分析,因为获取成本高、法律风险大,短期内,大家不必过于担心自己的语音、上传的图片等隐私信息被收集。 不过,专家也提醒,越来越多新的技术手段正在降低用户信息获取的成本和风险。最新研究成果显示,手机App甚至可以利用手机内置的加速度传感器,采集手机扬声器所发出的声音振动频率。 这样的技术,可以在用户不知情的情况下,绕开隐私协议获取语音信息。 个人隐私泄露有着很严重的安全隐患 轻则接到骚扰电话 重则遭受财产损失 甚至威胁到人身安全 如何防范个人信息泄露? 下面这些要注意
存储有个人账户资料的手机,出售转让前,务必做好彻底清理或恢复出厂设置。
无密免费WiFi安全防护功能相对较弱,只要凭借一些简单设备,就可盗取WiFi上的用户名和密码,需谨慎使用。
不要随意在社交软件上晒一些含有个人信息的图片,如护照、火车票、机票、登机牌、车票、位置等。
网络上填写调查问卷、玩测试小游戏、购物抽奖、申请会员卡等活动,一般要求填写详细的个人信息,需谨慎。 来源:深圳大件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