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入境防疫措施重磅调整。今天(23日),香港行政长官李家超在「应对疫情指导及协调组」记者会宣布,平衡多方面因素,香港入境检疫措施做出以下四项调整,于9月26日正式实施:
 1、从海外或中国台湾经机场抵达香港的人士,隔离措施由现在的“3+4”改为“0+3”,即不需要隔离,并采取3天健康医学监测措施。在自我健康监测期间,相关人士会被赋予“黄码”,不可进入餐厅等指定场所,但可以进入街市、商场,可以乘坐公共交通,也可以上班;2、 取消旅客登机前须提供核酸检测的要求,将用24小时内快速抗原检测结果的要求代替;3、取消没完成疫苗接种的香港居民不能登机的限制,但相关人士抵达香港后,要按程序才可以获得疫苗通行证;4、便利内地进入香港的“来港易”、“回港易”免隔离计划,将不设每日额度限制,且适用地区将涵盖内地所有地区和澳门特区。
“3+4”后再“0+3” ,2020年初以来最大程度的放宽
海外及中国台湾入境“0+3”政策,这是继香港施行“3+4”后的再次调整,也是自2020年初采取严格管控措施以来最大程度的放宽。李家超表示,在「0+3」安排下,检疫酒店将取消,抵港人士可回家或自选酒店进行3日家居医学监察,期间可以外出,但有核酸检测要求。抵港人士在机场接受核酸检测后,毋须在机场等待结果,可以「Test and go」(检测放行),无需再「Test and hold」(检测待行)。抵港人士离开机场后可自选交通工具,包括公共交通工具。抵港人士在家中或酒店获取核酸检测阴性结果后,会被派3日「黄码」,即第0日(抵港当日)至第2日的「黄码」,期间可以外出,但须受「黄码」限制,不能进入表列处所,包括食肆及酒吧。到第3日,如获得早一日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则会获派「蓝码」,可以进入食肆及酒吧。需要留意的是,「0+3」安排下,有关人士依然需于抵港后第2日、第4日、第6日进行核酸测试。并于抵港当天至第7日期间,每日进行快速测试。 李家超强调了特区政府的五大防疫政策:不躺平,控制确诊数字,确保医疗系统的负荷力;减重症,减死亡;保护高风险人士,包括「一老一幼」及长期病患者;以科学精准方法识别不同风险级别人士;以及平衡风险与经济动力。

有望更近一步至“0+0” 早前,无论香港防疫专家还是旅游业等业界都曾呼吁港府尽快推动“0+7”,而特区政府也积极响应,数日前不同部门都曾透露正在研究方案。今天正式宣布“0+3”,可谓比预期来得更快。港媒报道称,今天(9月23日)港大感染及传染病中心总监何栢良表示,他建议香港可提前在10月底实施第四阶段疫苗通行证,并严格落实5至12岁以下儿童须接种2针,以及12岁或以上须接种3针的要求,届时香港将有条件放宽入境措施至“0+0”。相对于面向海外放开,香港早已实施面向合资格的从内地入境人士的免隔离方案,即“来港易”、“回港易”。这两个计划也将作出调整,即将每日设限(回港易5,000名额、来港易2,500名额)改为每日不设限,将来港易原本只适用于广东省和澳门地区,改为适用于内地所有地区和澳门地区。
 至于从香港入境深圳的“健康驿站”名额,早前由于疫情变化而下调至最低每天1,000个,但查询发现,每日名额已回升至1,800个。成功摇号并入境内地的人士,将需要按照规定接受“7+3”隔离。对于“逆向隔离”方案,特区政府一直在推进,初步拟使用落马洲河套地区的方舱设施作为逆隔离地点,并争取在香港完成逆隔离的人士,闭环入境深圳后将无需再进行“7+3”隔离。附:入境检疫「0+3」常见问题: Q:抵港当天需要做什么? A:抵港当天为抵港第0天,需要在机场接受核酸检测后,不须等待结果便可以回家或到酒店,可自选交通工具。 Q:3天家居医学监测期间,可以外出吗? A:3天家居医学监测期间,会获发「黄码」,可以外出,但不能进入指定表列处所,如食肆、酒吧等。 Q:3天家居医学监测期间,可以返工返学吗? A:3天家居医学监测期间,会获发「黄码」,可以外出,政府原则是可以返工返学,具体还需要看相关公司或学校的规定。 Q:3天家居医学监测期间,哪些地方不能去? A:餐饮业务处所(包括酒吧/酒馆)、游戏机中心、浴室、健身中心、游乐场所、公众娱乐场所、派对房间、美容院及按摩院、会址、夜店/夜总会、卡拉OK场所、麻将天九耍乐处所、体育处所、泳池、邮轮、活动场所、理发店/发型屋及宗教处所。 Q:如何完成3天家居医学监测? A:抵港日为第0天,抵港第2天需进行一次核酸检测,抵港第3天上午,待抵港第2天的核酸检测及当天的快速抗原测试为阴性,即可以完成家居医学监测。 Q:家居医学监测期间,检测阳性点算好? A:家居医学监测期间,核酸或快测阳性后需要及时上网填报相关信息。目前当局有两个呈报平台,一个是供快速抗原检测阳性人士呈报,另一个平台是供核酸检测阳性人士呈报。填报确诊信息后,家居具备隔离条件的,可以居家隔离;家居不具备隔离条件的(如没有独立卫生间),则需要到政府的隔离设施进行隔离。 文章来源于香港通,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