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宏又出金句了 不愧为魔都“金句王” 这次他用了一个通俗易懂的例子 非常搞笑地解释了 一个专业性很强的问题 ▼▼▼ 7月2日,上海市新冠肺炎临床救治 专家组组长张文宏, 在一场学术报告中回答市民提问 一位市民提问称 “疫苗接种后是否可以终身免疫”? 张文宏先表示: 关于疫苗接种能否终身免疫的问题科学界正在讨论 然后他竟然一本正经讲起了段子: 你等于还没结婚 就问生的男孩,还是女孩? 我们要 先打疫苗 打了以后,监测抗体水平 这个抗体水平低到多少程度, 对疫情有防护作用。 如果抗体水平很低也有防护作用, 这个依赖于免疫记忆。 但如果免疫记忆不能产生有效的抗体, 那就得加强接种。 所以拜托你 先去找男朋友 再结婚 再生孩子 说完镜头转到了台下 观众边笑边鼓掌 这逻辑也太严密了! 网友们秒get其中奥秘: 这么一说,全明白了! 张医生,侬是人才啊! 也有人表示: 这是欺负单身吗 关于 今冬是否会出现第二波新冠疫情? 上海接下来的防疫策略是怎样的? 张文宏也有最新判断 “今冬可能面临第二波新冠疫情挑战 但美国巴西第一波高峰还未出现” “呼吸道传染病如果没有达到群体免疫,它的流行又没有被完全终止,到了冬天病毒复制程度增加,室内活动也增加,第二波反弹的风险就会比较大。但对美国、巴西、印度而言,他们的高峰尚未出现,还在第一波中。” “再次出现散发病例前, 估计上海会不断地推动新常态生活向前进“ “这两天逛了逛上海的夜市,只要不吃东西大家都戴着口罩,让我感受到了一种新常态生活的回归。”张文宏说,上海在第一波疫情时,整个城市并没有完全关闭,而是“慢下来”。“再次出现散发病例前,我估计上海会不断地推动新常态生活向前进。” “美国的检测量也很大, 但没有做到充分隔离” 今后对于散发病例如何精准防控,把对经济的影响降到最小? “如果追求零病例,压力会非常大,除非再也不打开国门。如果出现几个散发病例,整个城市要停下来,那就代价太大了,现在的做法是尽量让疫情处在可控状态。” 张文宏说,北京是首都,整体偏严的防控态势可以理解。如果其他城市也偏严,下一阶段的经济重启会遇到困难。因此需要在北京的样板上修改,具体怎么修改就要看各地政府的智慧了。“避免人群集聚、保持社交隔离、戴好口罩,这些如果都能做到,我个人觉得将来会逐步进入到动态防疫中。”北京这次对于重点区域实施全民检测、非重点区域自愿检测,取得了比较好的效果。“美国的检测量也很大,但没有做到充分隔离,这对于控制传染就还不够。检测量增大,只有在有效隔离和追踪下才对控制传播有价值。” “讨论新冠肺炎后遗症为时过早” “现在对新冠肺炎后遗症进行整体评估,时间还早了一点。这只是大家感兴趣的一个话题,还不是个问题。”张文宏说,所谓明显的后遗症,是指有些功能突然没有了,比如呼吸功能大幅度降低,心脏出现心率失常,肾功能出现明显的蛋白尿等。“就算是一个健康的人,在床上躺两个月什么也不做,体能也会下降。现在讨论新冠肺炎后遗症为时过早,目前也还没有发现明显的后遗症。” “抗体水平下降是免疫反应的自然现象 不代表免疫力下降” 如果抗体水平下降是否代表免疫力下降呢?对此,张文宏认为不一定。所有的免疫球蛋白都有半衰期,如果长期脱离与病原体的接触,抗体水平肯定是要下降的。“很多人打了乙肝疫苗后,抗体水平也是下降的,但从来没有叫你不断地重复打疫苗。” 在张文宏看来,抗体水平下降是免疫反应的自然现象,不代表免疫力下降。免疫记忆细胞二次接触病毒后是否会迅速启动抗体反应,也就是说,是否会出现感染过的人再次被感染,这才是问题的关键。“只要没有大量出现这样的病人,我不认为抗体是没有保护力的。中国现在没有条件观察重复感染的现象,希望目前疫情高发地区的医生能够持续观察。” 图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