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是某某吗? 我是XX市公安局X警官, 你涉嫌洗黑钱、涉嫌某刑事案件、 涉嫌金融诈骗……” 警惕!这是“冒充公检法” 电信诈骗典型的开场白

如果你轻信这样的来电,就极有可能掉进诈骗分子的圈套里,最终落到钱包空空。7月1日,坦洲公安成功劝阻两起冒充公检法诈骗案件,成功守住了人民群众的“钱袋子”。
案情回顾1

(民警对G女士开展反诈宣传)
7月1日上午,坦洲公安接市反诈中心预警,事主G女士正遭遇电信网络诈骗,电话已被设置呼叫转移无法接通。
为及时提示群众、劝阻支付,接指令后,坦洲公安快速响应,第一时间通知G女士居住地的村干部到其家中开展劝阻工作,村干部到家后发现G女士已去上班。于是坦洲公安民警火速赶往G女士工作单位,并通过单位领导联系找到了G女士,及时劝阻其停止转账。
经了解,骗子自称是“北京市公安局民警”,并给G女士发送了“警官证”,称G女士涉嫌洗钱犯罪,名下全部资产将被冻结,要求她将自己的财产转移至所谓“安全账户”。G女士在慌乱之中,按照骗子的要求将手机设置了呼叫转移,导致自己的手机无法接到电话.....所幸民警及时赶到!民警向G女士耐心讲解了多种常见电信诈骗手段,并提醒G女士要提高防范意识,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

(骗子发给G女士的“警官证“)
案情回顾2
 7月1日13时许,坦洲公安接市反诈中心预警,事主W女士正遭遇电信网络诈骗。 接报后,坦洲公安立即组织民警开展工作。民警首先通过电话、短信的方式与W女士联系,但因其手机设置了呼叫转移,无法接通电话。随后,民警迅速赶往W女士工作的地点进行劝阻止付工作,经询问,W女士称其确实接到冒充公检法的电话,但并没有向对方汇款。当听到“没有汇钱”这四个字时,坦洲公安民警悬着的心终于落地。
(骗子与W女士的聊天记录)
冒充公检法诈骗是指:骗子通过冒充公安、检察院、法院等国家执法、司法机关工作人员,打电话给受害人,声称受害人的身份被冒用或者涉嫌各类犯罪,要求配合执法、司法机关工作,进而诱骗受害人将钱财转到犯罪嫌疑人提供的账户。
诈骗团伙非法获取个人信息后,“一线”话务员会冒充社保局、邮局、通管局等职能部门,说你的身份证 / 社保卡 / 银行卡 / 电话卡等涉嫌洗钱、诈骗、贩毒、拐卖儿童等,往往让你六神无主,委屈恐慌,进而向他们寻求解决办法。 为了让你相信他们是真的想帮你,骗子会建议报警,或者替你报警。一般无论你怎么回答,他都会帮你转接到所谓的“公安局”“检察院”“法院”,接通的过程中,还会将铃声设置为公检法机构的彩铃。这时就由“二线”话务员出场,他们会主动表明自己的姓名、警号、工作单位和“案件编号”,并且通常会说“认真记录一下”“帮着查一下”,查询的结果往往是发现受害者的身份证涉及重大案件或存在犯罪行为等, 有时还会传真或者通过网络发送一份带有你名字、照片、涉案事由的通缉令。然后利用受害人的充分信任心理,借机询问事主的基本情况、经济情况及银行开户情况,为下一步诈骗做铺垫。 当你相信他们是司法机关后,便需证明清白。这时骗子会做出让步,声称只要你按照他们的要求来做,证明清白后就不会再执行拘留、逮捕等强制措施。最常见的借口就是要求你把所有钱转到公检法机关开设的“安全账户”。现在银行的防范意识比较强,正常会提示客户避免被骗,因此骗子通常会让受害人去一个没有其他人的地方,比如宾馆,开一个有电脑的房间,登录指定的网址并打开相应程序(实际上是安装木马),并告知验证码,此时骗子会通过木马直接进行转账操作。为了保证洗脑的效果,所谓的“公检法”人员通常会要求受害人保密,说这个案件是不公开侦查的方式进行,在这个案件还没侦破之前 , 除了你本人以外,不能将本案的案情透露给无关此案的人知道,否则将以泄露国家机密罪判罚。1.公安机关绝不会以电话、QQ或微信等方式侦办案件,更不会让群众下载来源不明的软件,点击陌生网站前要认真辨别网页链接,不要下载陌生软件,不要随意填写个人信息及银行卡账号、密码、验证码。2.公检法办案不会要求当事人以转账方式查验资产合法性,更不会以任何理由、任何方式索要钱财。3.公检法机关与其他部门之间不会相互转接电话,勿轻信秘密办案而独自听人摆布。4.犯罪分子利用特殊计算机软件,能模拟各类电话号码,收到恐吓威胁的陌生短信或电话,不要惊慌失措,要冷静、沉着,特别是涉及钱款转账时,要立即停止,把好最后一道防范关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