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作为世界人口数量第二大的国家,我们的邻居,本来睦邻友好是两国应该共同努力的方向。然而最近却慢慢嗅到了一丝不和谐的味道。因为边境某些举动,现在不管是中国还是对方国内都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 但是大层面上的事情有时候传递到了民间往往就不是那么回事了。正是在这个背景下,由中国一家高端智能手机制造商生产的手机在印度版亚马逊网站上线售卖,仅几分钟便被抢购一空。印度所谓的“di制中国产品”,在实打实的优质产品面前不值一提。看来“真香定律”在任何国家都是适用的。 面对这种情况,包括印度媒体在内的许多人都提出了疑问?明明在大家都喊着di制且看似声势浩大。为什么一旦有了甜头,自己说的话迅速被抛掷脑后?印度专家对此解释,因为目前为止,对印度本土而言,尚没有本土手机厂商能够替代中国手机。没有替代品的中国智能手机,其性价比有非常高,老百姓们只能选择用脚投票了。大家都抱着赶快入手的想法,所以也就出现了文章前面所描述的抢购场景。 印度相关调查数据也证实了这一观点。当下印度排名前五的智能手机品牌,有四个是来自中国的,中国产品市场占据比例高达了81%,同比去年上升了10多个百分点。由此可以看到,印度对中国智能手机的依赖已经越来越严重。可以说短时间内,印度想要摆脱对中国智能手机产品的依赖,不现实。这还不是全部,智能手机的“成功”只是中国产品强势进入印度的一个缩影。中国互联网产品,APP等也正在印度快速抢占市场。类似“某音”海外版,已不仅仅在印度,乃至全球,霸占着下载榜的第一名。不止“某音”海外版,印度的APP下载榜上,已经越来越多的中国应用的身影。手机可以被替换,但是生活中使用的APP怎么去替换呢?这是一个死结。 其实这件事情看似是印度的“打脸事件”,对于我们自己何尝不是一个警醒呢?印度为什么拒绝不了我国的智能手机,因为没有替代品。为什么没有替代品,自己的研发能力不够。试想,如果我国哪天遭遇了这种情况,我们的民众难道就会别印度老百姓更高尚,更有家国天下的觉悟?人的趋理性都是一样的,没有任何区别。到时候我们做出的行为不仅不会比他们优秀,更可能有过之无不及。 自己国家没办法生产,同时也不能快速的发展处替代品,那么只能任人宰割。在垄断技术面前,别无选择。这不是民众不忠诚的问题,这是自然中颠沛不破的“道”。唯一能做的就是企业甚至是国家努力向前,重心放在科研技,突破技术壁垒,强大自身,把技术掌握在自己的手里,这才是真理,才是硬实力。 自第一次工业革命之后,科学技术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发展至今,科技更是成为了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水平的根本要素。我国发展之所以如此迅速,个人认为一方面是因为改革开放等政策的正确性;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我国抓住了第三次科技革命,懂得了科技的重要性,在科技上的投入也越来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