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料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文生、陈家源、王名润、黄子宁 摄
你知道吗?
在以粤菜为主的省份里, 最受市场欢迎的预制菜并非“一盅两件”, 而是异地风味的这类美食……
小炒黄牛肉、干锅肥肠、三杯鸡……“五一”假期前,深圳市民贾女士从趣店、盒马、叮咚等平台买了不少预制菜,为假期的朋友聚餐做好准备。这类免去洗菜、切菜、配料等繁琐步骤的预制菜,新冠疫情以来,成了不少厨房“小白”的心头好。近日,广州市民胡灵也如往常一般,下午4点半打开生鲜电商App,精选两三道预制菜放入购物车,预约晚上7点左右送到家中,这个时间她正好回到家,收货后进行加工处理,大约20来分钟就可以开饭。对于像胡灵这类忙碌的上班族而言,预制菜帮了她大忙,让她与先生可以在最短时间内吃上热腾腾的住家饭菜。“现在各大电商平台都上架了大量预制菜,选择十分丰富。即使一周7天都买,也不会重复。”胡灵告诉记者。相关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预制菜行业规模为3459亿元,预计2026年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10720亿元,预制菜行业成为可以预见的下一个万亿级市场。如今市面上的广东预制菜品类齐全,从汤品、卤味、蒸菜、焖菜、小炒、点心、糖水等,应有尽有。据介绍,广东预制菜目前总体可分为三类,一是粤式风味预制菜,比如传统咕噜肉、盐焗鸡、豉油鸡等产品;二是过年团聚滋补类预制菜肴,比如鲍鱼花胶鸡等产品;三是现下大受欢迎的跨地域风味菜比如烤鱼、酸菜鱼等。记者调查发现,在以粤菜为主的省份里,最受市场欢迎的预制菜并非“一盅两件”,反而是异地风味的烤鱼和酸菜鱼一类。国联水产集团副总裁赵红梅告诉记者,从近年来市场综合表现来看,风味浓郁的预制菜由于具有味觉记忆点,更受消费者欢迎,因此他们的烤鱼预制菜近年来在广东取得不错的成绩。而类似白灼虾、虾饺这类预制菜产品则在华东、江苏和浙江地区打开局面。换句话说,“差异化”是广东预制菜在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的“法宝”。

资料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黄文生、陈家源、王名润、黄子宁 摄 这个定律在利口福方面同样得到印证。利口福食品有限公司生产中心副总监胡郁汉说,炖汤预制菜在北京和江浙一带的销量就比广州更好。而烧汁鸡扒、酸菜鱼反而在广州市场畅销。“因为广州人有自己炖汤的习惯,他们更愿意尝试一些自己不会在家做的产品。”一般是指将各种食材配以辅料,加工制作为成品或半成品,经简易处理即可食用的便捷风味菜品。目前,市场常见的预制菜品种有水产类、畜禽类、蔬菜类等。实际上,对于业界而言,预制菜并不是什么新名词,它出现在B端市场已数十年了。面向C端消费端蓬勃发展,是疫情发生后的事。不仅各大食品企业、餐饮企业相继加入,就连生鲜平台也跑步挤入这条赛道。某生鲜平台广东区域预制菜2021年销售额突破2亿元,广州区域预制菜销售额突破5000万元。在2022年元旦、春节“双节”期间,广东预制菜销售量同比增长超过100%,成为年夜饭最火菜式之一,助力相关产品种养农户增收增幅高达50%。广东预制菜跑赢全国,与广东资源优势、消费习惯以及餐饮业发展历程息息相关。 三年来,广东开全国先河,率先组织化、系统化推广预制菜。政府对预制菜产业大力扶持、积极引导。广东在全国范围内率先举办第一个全国性预制菜高峰论坛、组建首个省级产业联盟,召开第一个省级预制菜产业发展大会、发布预制菜关键核心技术,组织全省预制菜双节营销行动,出台全国省级产业政策。广东不仅在全国率先组织化、系统化发展预制菜产业,掌握了核心技术,还将加快建设在全国乃至全球有影响力的预制菜产业高地,推动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资料图/广州日报·新花城记者:卜瑜 通讯员:李巧、李春松 摄今年3月,广东省人民政府网站发布《加快推进广东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十条措施》(以下简称《措施》),给广东预制菜产业带来发展新机遇,为全国预制菜产业发展创新了路径,提供了经验。《措施》指出,广东力争在3年内建成具有全国乃至全球影响力的预制菜全产业链研发平台,将开展“广东喊全球吃预制菜”系列活动,打造驰名中外的预制菜品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