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广谈大湾网 首页 资讯 美食资讯 查看内容

寻味澳门,藏在小巷里的那些晨间风味

2020-6-5 11:40| 发布者: 鲸葵| 查看: 257| 评论: 0

摘要: 澳门,一座中西文化融合程度较高的城市。由于特殊的殖民历史,这里的早餐不仅保留着粤式的早点传统,也融合了葡式、西式甚至东南亚的地域风味,由此形成了中西融合的早点文化。在澳门,人们通常不会担心请客没地儿去 ...

澳门,一座中西文化融合程度较高的城市。

由于特殊的殖民历史,这里的早餐不仅保留着粤式的早点传统,也融合了葡式、西式甚至东南亚的地域风味,由此形成了中西融合的早点文化。

在澳门,人们通常不会担心请客没地儿去。因为澳门的美食太多了,人们几乎能在这里尝到各个地域的美食。


而藏在小巷里的晨间风味,则是这座城市最纯正的味道,同时也映照着澳门中西方文化交融的发展变迁历史。

今天,街头美食探索纪录片《早点江湖》走进澳门,米其林主厨谭绮文(DeAille)带你穿过这座城市的大街小巷,寻找最抚人心的晨间风味,探索澳门多元融合的早点文化。

在澳门吃什么早点好呢?一起来看看叭~

成记粥品


穿过繁华街头,来到普通老百姓生活的后街,如果不仔细寻找,你不一定能看到这家纯正的早餐粥店。龙哥是这里的老板,他性格活泼爱唱歌,坚持手工熬粥42年。

制作粥也有一定的讲究,龙哥挑选的是新鲜的大米,熬煮的过程中需要不停地手动搅拌,防止粘锅。再加上牛肉和粉肠一起煮,粥的柔软和肉的嚼劲形成了独特的风味,好吃又养胃。

荣记豆腐面食


在澳门的一条古董街,有一家历史悠久的早餐店。60多年前,一对夫妇来到这里开了一家做豆腐美食的小吃店,如今他们的儿子在同样的地方,继续维持他们的手艺和味道,这就是荣记豆腐面食。

老板李溢华选用的是有机黄豆,浸泡五个小时,让豆子能够充分吸收水分,使用两层密度不一并且耐热不易破的过滤布,这样做出的豆花才会足够嫩滑,有浓郁的豆香味。

凤城珍记面家的青面


50多年前,一对夫妻从顺德来到澳门打拼,他们把自己的家乡美食也带到了这里。而他们的儿子,在多年经历的摸索中创新出了一道独具特色的面食——青面。

如今,凤城珍记面家的特色青面是澳门食客的新宠。这种面是用韭菜汁加碱面制作而成,有着亮绿色的外表,吃起来有一股淡淡的韭菜清香,给人们带来独特的口味。

沧州咖啡小食的蛋挞


蛋挞很早就出名了,与之相称的还有葡挞。尽管葡挞现在成为了澳门的美食标签,但是沧州咖啡小食的梁爷爷五十年来仍然坚持手工制作大众化的蛋挞,让人人都能买来吃。

梁爷爷手工制作蛋挞已经58年了,他的店选用的食材比较新鲜,因此烤出来的蛋挞层次感很显著,口感十分酥脆,而且这么多年都没涨价,不早早排队还真的买不到。

路环辉记美食茶座


这是澳门路环的一家中西餐风味混搭的茶餐厅。

方便面配午餐肉、排骨饭配奶茶…这是餐厅里最常见的中西混搭早点。路环以前是一座岛,从澳门过来还需要坐船,为了满足不同食客的多重口味需求,老板吸收了中西方早餐的特色,开了这家混搭的茶餐厅。

菠萝包、牛肉丸、鲢鱼丸、排骨、叉烧包…这里有各种口味的早餐点心,客人可以自由搭配,还可以拼桌聊天,餐厅的氛围也十分融洽。而且这里有很多澳门的老味道,人们能在这样一个地方尝到不同的味道,也非常的弥足珍贵。


澳门的饮食文化其实和城市的历史有着密切的关联,中西方文化的融合贯通,以及澳门本地人对食材处理和口味的独特创新,由此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早点文化。

因此,澳门的早点类型也能够涵盖粤式、葡式、西式以及东南亚等多个地域的风格,而每一种独特口味的背后,实则是这座城市中西方文化融合发展历史的折射。


如今,澳门的很多传统美食都面临着传承的困境。一方面,机器工业介入美食行业,传统美食失去了口味的灵魂;另一方面,传统美食利润较低回本慢,又比较辛苦,年轻人大多不愿意传承老手艺。

但这座城市依然有龙哥、梁爷爷、李老板这样的人在坚持,他们热爱自己的工作,注重保持传统美食的口味,依然坚持着手工制作每一道晨间风味,让更多的澳门人能够记住这座城市的老味道。

来源:企鹅号/腾讯视频纪录片


鲜花

握手

雷人

路过

鸡蛋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