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行住房双轨制,既能稳住房价预期,又能保障市民的居住需求,最终达到“稳”民生目标。 所以推进保障性住房建设,这两年基本涉及到房地产的话题时,都会浓墨重彩的提到。 最后一点,也是明年房地产政策最为关键的。 因城施策促进房地产业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去年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删掉了“因城施策”的说法,当时一线城市的楼市已经开始启动了,连带部分二线城市也在上涨,整体楼市环境是比今年要好的,所以对楼市的表述也更加中性。 但是今年楼市明显受到打压,全国市场迅速降温,而政策和信贷过严,也导致后续房企发生了一系列的经营危机。 至今为止,全国楼市都还没有喘过气来,大部分房企还未走出资金链困境。 现在信贷政策已经逐渐放松了,地方的调控政策接下来也要“因城施策”。 对于一些经济比较弱的地方,就不要调控的太死,该放松的就放松,比如一些二三线的郊区,三四线城市等,库存量大的区域,就可以放松调控,或者说救市去库存。 就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开会期间,已经有城市提前出击了。
以上主要都是一些比较弱的三四线城市,西安放松也只是调整一下限售,限购限贷这些还不敢放松,保定是放松了调控政策,我觉得接下来会有越来越多的三四线城市慢慢放松调控。 其实现在一线的郊区,或者环一线城市都是没有限购的,比如广州的增城、惠州、临安等,反观很多四五线城市限购政策执行过紧。 有些人口还在不断流出,外来人口又不多,都是本地刚需撑起来的市场,过紧的调控政策不利于刚需上车,即便放开调控也不会引发市场出现暴涨现象。 加上现在三四五线城市的新房库存不断积压,昨天易居有个报告,100个城市总库存是5.2亿平,其中三四线城市库存是2.2亿平米,连续37个月保持增长,说明库存上升的势头很明显,去库存压力很大。 房价下行压力过大,如果还不放开调控,怕是后面更加不可控,最终也会损害房地产市场的良性循环和健康发展。 最后看看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左:2021 右:2020 去年提到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 关键点在于去年的“合理适度”变成了“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今年各行各业似乎都不大给力,尤其是房地产的下行压力过大,没有能起到稳增长的作用。 昨天的经济会议还提到“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这是比较明确的稳增长信号了。 今年无论是货币政策,财政政策都相对谨慎,明年这种现象都会得到纠正。 这意味着明年的货币政策一定会比今年更宽松些,预计明年上半年仍会继续降准降息。 明年的楼市情况肯定会比今年好,这是毫无疑问的。 来源 | 樱桃大房子,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交流,如有侵权请第一时间联系删除。本文不代表广谈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