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谈大湾网

[景点] 一文汇总河西走廊5大城市27个景点

2024-5-23 11:34:37 6146 0

[复制链接]
万花痛 未绑定微信 发表于 2024-5-23 11:34:37 |阅读模式

万花痛 未绑定微信 楼主

2024-5-23 11:34:37

关于河西走廊,我们写过很多具体的景点攻略、洞窟知识和人物故事,这一篇,我们想从一个更加宏观的角度来讲述这条伟大走廊上值得一去的地方
我们列举了河西走廊上五个重要城市:武威、张掖、嘉峪关、酒泉瓜州、酒泉敦煌,并罗列了这一路上多数看点,以供旅行者参考。但终究篇幅有限,未能尽善尽美,不足之处欢迎指正及补充。

武威古称“凉州”,又称雍州。作为丝绸之路自东向西进入河西走廊的大门,这里自古就是兵家必争之地,曾是北朝时前凉、后凉、南凉、北凉、大凉的首都,以及宋朝时期吐蕃部族建立的独立政权——六谷吐蕃的都城。

它是久负盛名的河西都会、“六朝古都”、丝路要冲,是彰显大汉帝国武功军威的城市,是中国旅游标志“马踏飞燕”的出土地,是唐代诗人口中《凉州词》的出处……历经千年,这里依然熠熠生辉。

> 武威 | 乌鞘岭
乌鞘岭是祁连山的北支山脉,它不仅有着苍茫大气的草原风光,更具有重要的地理意义。作为我国自然环境中的一条天然界山,它是我国地形第一与第二级阶梯的边界;是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汇处;也是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分界线。

更重要的是,它是进入河西走廊的门户和咽喉。古有西汉张骞出使西域、唐玄奘西天取经,花费数十天、历经千辛万苦、从乌鞘岭翻山而过。当然今天的我们不必再翻山越岭,兰新铁路和312国道就能让我们安全快速地通过。

> 武威 | 天梯山石窟

天梯山石窟始建于1600多年前的北凉,是中国最早的石窟群之一,当时的北凉王沮渠蒙逊为了替母亲祝寿祈福,令高僧昙曜亲自主持掘窟造佛。

天梯山石窟被称为「石窟鼻祖」,它的“凉州模式”佛教造像风格对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开凿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可惜天梯山石窟如今仅存19个洞窟,只有13号窟的释迦牟尼大佛坐像对外开放。

> 武威 | 白塔寺

白塔寺在藏语里称夏珠巴第寺,它始建于元代,距今已有750多年历史。1247年,为了解决西藏归属问题,西藏萨迦派宗教领袖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简称“萨班”)与蒙古汗国皇子阔端在这里举行了著名的“凉州会谈”并颁布《萨迦班智达致蕃人书》,西藏从此正式纳入中国版图。

因此,白塔寺是西藏纳入中国版图750多年的历史见证,是西藏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的历史实物见证。白塔寺的主要景点有塔林、白塔寺遗址、萨班灵骨塔、凉州会谈纪念馆等。

> 武威 | 武威市博物馆

武威的标签不止雷台汉墓出土的铜奔马、凉州词里的“葡萄美酒夜光杯”,一定要去博物馆里看那不为人知的凉州城。那里的王杖十简记录下了汉代尊老养老的制度;彩绘漆木鸠代表了千年前的敬老卡;西夏文泥活字佛经写下了6400多个的西夏文字;还有那弘化公主的墓志铭,比文成公主入藏还要早两年嫁入吐谷浑,寥寥几字写尽她为民族团结奉献的一生。

> 武威 | 鸠摩罗什寺

鸠摩罗什寺是为了纪念鸠摩罗什在武威弘扬佛法、翻译经典而建的寺庙,寺中的罗什塔下至今供奉着他的舌舍利。鸠摩罗什是汉传佛教四大翻译家之一,一生翻译了380余卷佛经,语言朴实准确、通俗易懂。“烦恼”、“苦海”、“未来”、“心田”、“爱河”、“大慈大悲”、“普度众生”这些现在很常见的词都是他翻译创造的。


1400多年前,万国来朝的恢弘场面在象征胜利的焉支山上演,二十七国使臣前来谒见,规模宏大,盛世空前。这是隋炀帝在张掖组织的世界上最早的万国博览会。

从被汉武帝寄予“张国臂掖,以通西域”的期许,到河西设郡之后成为丝路上的重要节点,再到成为中国北方的佛教圣地、隋炀帝不远万里来此西巡,“金张掖”的美誉载入史册。

> 张掖 | 七彩丹霞

姜文的《太阳照常升起》、钱雁秋的《神探狄仁杰》、张艺谋的《三枪拍案惊奇》、白永成的《一个都不能少》……在被影视剧数次取景、又登上无数杂志封面后,张掖七彩丹霞成了河西走廊上一个不可不去的景点。

“丹霞”一词出自曹丕的诗句“丹霞夹明月,华星出云间”,作为一个重要的地理学名词,这种土生土长的中国地貌景观,完全由中国学者发现和命名。只有亲自来这里看过夕阳下那绚丽的色彩,你才知道地质学家用“色如渥丹,灿若明霞”来形容丹霞景观并不为过。

除了七彩丹霞景区,附近还有冰沟丹霞景区也值得一去。

> 张掖 | 马蹄寺

马蹄寺距离张掖市区大约65公里,它始建于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北凉,距今已有1600多年历史。整个寺庙集石窟艺术、祁连山风光和藏族风情于一体,其中的石窟群由胜果寺、普光寺、千佛洞、金塔寺、上、中、下观音洞七处组成,共有70多处窟龛。镇寺之宝是现存于普光寺马蹄殿内的马蹄印迹,据说马蹄寺的得名也来自于传说中的天马在此饮水落有马蹄印。

而马蹄寺石窟最独特的地方还在于千佛洞有500多个摩崖佛塔窟龛,规模宏大;金塔寺中的大型高肉雕飞天古朴稚雅,为国内仅有;普光寺的三十三天洞,上下五层二十一窟,宝塔形排列,内有佛殿,外有回廊,共开内外窟龛达49孔之多,造型奇特。

> 张掖 | 张掖大佛寺

张掖大佛寺是历代皇家寺院,相传也是元世祖忽必烈的出生地,如今是张掖的标志性建筑。这座寺院留下了无数瑰宝:最完整的初刻初印本《永乐北藏》、明代泥金手书《大般若经》……姚氏本觉尼姑保护佛经的传奇故事也依然在流传。

寺中最出名的还属卧佛殿里的亚洲最大室内泥塑卧佛,卧佛身长34.5米,仅一只中指就能平躺下一个人。

> 张掖 | 平山湖大峡谷

张掖平山湖大峡谷距离张掖市区约60公里,亿万年风雨沧桑,大自然神奇造化,造就了这里峡谷幽深、峰林奇特。大峡谷形状不规则,呈东西走向,北高南低,蜿蜒曲折。地质构造属于红层地貌,也叫“红色砂砾岩”,是在中生代侏罗纪至新生代第三纪沉积形成的红色岩系,距今有上亿年历史。

峡谷里遍布流水沟壑,山势低且平缓,山石主色调是红白和赭红色。从谷底到顶部分布着从寒武纪到新生代各个时期的岩层,层次清晰,色彩各异,并且含有各个地质年代的代表性生物化石,又被称为“活的地质史教科书”。游玩大峡谷需要预留一整天时间。

> 张掖 | 黑水国遗址

黑水国因黑河而得名,黑河发源于祁连山,水量充足,是河西走廊最大的河流,也是河西农田灌溉的主要水源,叫黑河是因为发洪时挟带黑沙滚滚而来。后来黑河逐渐干涸,形成了一块巨大的川地,黑水国也因此衰落。

相传西汉以前匈奴移居这里,划疆为小月氏国国都,当地人称匈奴为“黑匈”,所以称这里为“黑水国”。千百年来,黑水国早已湮灭,现在的黑水国遗址内留下了汉代墓葬群和残垣,留给后人无尽遐想。

> 张掖 | 文殊山石窟群

文殊山石窟始建于北凉时期(401年-433年),是一处规模较大的中国早期佛教石窟群,依山势开凿于文殊山的崖壁上。现存100多个窟龛,其中比较重要的有前山千佛洞、万佛洞、后山古佛洞和千佛洞等。

文殊山石窟属于凉州模式石窟的范围内,是研究十六国时期佛教艺术的珍贵资料。这里的壁画具有河西地区早期洞窟壁画的布局特点,有些壁画内容可弥补莫高窟之不足,有些则是敦煌艺术的延续和发展。

文殊山石窟群后山古佛洞中有两幅《水月观音图》,其中一幅《水月观音图》中有《玄奘取经图》的画面,它们与瓜州榆林窟、东千佛洞等石窟中的西夏时期的《水月观音图》及《玄奘取经图》具有基本相同的形式;古佛洞中还有一幅《摩利支天图》,类似题材也曾发现于敦煌、黑水城等地出土的艺术品之中。

> 嘉峪关 | 新城魏晋墓

新城魏晋墓群有1400多座规模庞大的遗存墓葬,多是魏晋时期的地下壁画,所以也被称为“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画廊群”。

这里最出名的是5号墓出土的《邮驿图》画像砖,这是中国最早的快递小哥,现在也是中国邮政绿卡的标志。现在唯一对外开放的6号墓大约有144块壁画,土红色的线描简洁流畅,画作的内容从农耕、狩猎到商贸等等,涉及古代生活的方方面面。

> 嘉峪关 | 嘉峪关关城

为了扼守住南北宽15千米的峡谷地带、保障河西地区的安全,明代建造了全长60公里的嘉峪关关城,构建了一套壁垒森严的军事防御体系:“五里一燧,十里一墩,三十里一堡,百里一城”。

当时的嘉峪关是中原往来西域的必经之地、也是河西走廊的咽喉之地,你只有亲自看过重叠并守的防线、星罗棋布的城堡,才会知道关城坐拥“天下第一雄关”的美名并不为过。

> 嘉峪关 | 紫轩葡萄酒庄园

紫轩葡萄酒庄园是由我国西北地区最大的钢铁基地——酒泉钢铁投资兴建的葡萄酒庄园。想象一下在祁连山北麓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居然有一个5万亩的葡萄庄园,这是多么令人振奋的体验!你可以在这边品酒,也可以在葡萄采摘季亲自体验采摘葡萄。

事实上,戈壁滩上不仅有葡萄,而且这里终年气候干燥、年降雨量少、年蒸发量高,葡萄可以不受病虫害的侵扰,而且高钾、高钙、低肥力的土壤极其适合葡萄生长,与波尔多地区的葡萄种植地极其相似。

> 双塔水库

从嘉峪关到瓜州的路上并没有太多景点,但是沿途的布隆吉雅丹地貌和双塔水库也许能让审美疲劳的你打起精神。有学者考证双塔水库是疏勒河河面最窄的位置,玄奘就是在这里夜渡葫芦河

> 玄奘取经博物馆

贞观元年,玄奘从长安出发,经过河西走廊西行取经。其间,瓜州到伊吾(今哈密)的莫贺延碛是其西行取经路上唯一一段独行路段,也是玄奘西行求经之路最为艰难的路段,在这段长达九百里的旅途中,他九死一生,经历了五天四夜滴水未进的艰苦历程。

瓜州是玄奘取经西行过程中最重要的活动区域,瓜州县境内保存了玄奘法师取经路上讲经说法的寺院,州吏放行的州城及玄奘法师从印度带回的国宝象牙佛等遗迹、遗物。

玄奘取经博物馆由主展厅,主题雕塑,精华洞窟陈列馆和“玄奘西行铜雕”、“心经长碑廊”、“玄奘取经赞”、张芝纪念馆、玄奘纪念塔,玄奘纪念堂,影视厅,观音殿,演出厅等内容组成。

> 锁阳城遗址

在距离瓜州县城东南约70公里的戈壁滩上,有一座高大的土黄色城郭,这里街道建筑依稀可见、古代农业灌溉遗迹遍布沟渠,这里就是曾经的锁阳城:始建于晋,是西晋时期的晋昌郡治所;兴盛于唐,是唐代的瓜州郡所在地。

唐代高僧玄奘西行受阻也曾在这里停留讲经传法,并遇见了之后担任向导的西域僧人石磐陀,也就是孙悟空的原型。曾经这里有着健全的防御体系和发达的灌溉系统,西夏灭亡后,行政建制被废,明朝封闭嘉峪关,疏勒河改道,这里也被废弃。

如今在遗址处你可以看到锁阳城的形制是典型的唐代古城风格。城东北方向有一座大型寺院系元代建筑,大塔高14.5米,千座小塔整齐地排列于一条线上。

> 破城子遗址

在瓜州锁阳城镇常乐村有一座被当地人称为“破城子”的故城,随着深入挖掘,考古人员发现这里竟然是唐代赫赫有名的北庭大都护府所在地,是中原王朝有效管控西域的见证。

如今的遗址西侧有一条公路由北向南穿过,外围是第四纪全新世沉积黄土,城内叠压两层文化层,城内上层为唐代文化层,内含水波纹白陶、灰陶片、花纹砖及“开元通宝”钱币等;下层为汉代文化层,内含绳纹、水波纹灰陶片、夹砂红、褐陶片和烧骨。目前城址保存较好,对研究河西汉唐史有重要价值。

> 瓜州县博物馆

瓜州县博物馆有4600多件馆藏文物,设有“安西历史文物展”、“东千佛洞石窟精华壁画展”、“安西县改革开放二十年成就展”等多项专题陈列展览。可以在这里看到榆林窟象牙佛的复制品,真品在国家博物馆

> 榆林窟

榆林窟也叫万佛峡,叫榆林窟是因为洞窟两岸榆树成林而得名。榆林窟弥补了莫高窟从西夏到元代没落时期的石窟壁画,所以被称为莫高窟的“姊妹窟”。记得了解一下榆林窟象牙佛的故事(回看这里)。关于榆林窟的洞窟,请回看这里

> 大地之子

从榆林窟回瓜州市区的戈壁滩上,有一个以天为被、大地为床的巨型婴儿伏地而睡,它就是出自清华大学董书兵教授之手的雕塑——大地之子。

脆弱的婴儿躺在粗犷的戈壁上显得孤独无助,让人不免产生巨大的心理落差,大地之子的寓意是呼吁人与自然要和谐共存,共同维护美好的家园,才能更长久的生存下去。除了大地之子外,你还可以在沿途看到汉武雄风、雕塑无界等作品。


“敦,大也;煌,盛也”,这是史记对敦煌的解释,现实中,这个酒泉代管的小小县级市,俨然已经成为甘肃旅游的超级大IP,莫高窟促成了敦煌热,甚至催生了“敦煌学”这门学科。

在敦煌除了逛莫高窟,记得再去敦煌夜市吃一碗驴肉黄面,去书局淘一淘敦煌书籍,再了解下沙洲城无人不知的张议潮归义军传奇(回看点击这里)。

> 鸣沙山月牙泉

鸣沙山月牙泉以”山泉共处,沙水共生的奇妙景观著称于世,被誉为塞外风光之一绝,这里与莫高窟艺术景观融为一体,是敦煌城南一脉相连的二绝,记得在月牙泉旁守候一场绝美日落。

> 悬泉置遗址

悬泉置遗址发掘于1987年,出土15000余枚汉简和17650件各类文物,它得名于出土汉简上的“悬泉置”三字。悬泉置为中国最早的邮驿机构,是汉唐年间安西与敦煌之间往来人员和邮件的一大接待、中转驿站。

现在悬泉置遗址是一座方形小城堡,门朝东,四周为高大的院墙,边长50米,西南角设突出坞体的角楼。关于更多悬泉置出土的汉简可以点击这里回看。

> 莫高窟

公元366年,乐尊和尚在三危山下开凿了第一座石窟,从此开启了千年莫高。关于莫高窟的普窟、特窟和网红窟我们在之前的文章里写过,在此不多赘述,建议大家提前了解一些莫高窟的小知识,比如敦煌和佛教的发展历史、王道士和藏经洞的故事(回看点击这里)、常书鸿和樊锦诗这些新敦煌人坚守敦煌的事迹(回看点击这里这里)。

> 西晋壁画墓

西晋画像砖墓位于敦煌市城东六公里处,这里是敦煌汉唐文化的一个缩影。西晋是一个矛盾异常突出、军阀割据,风烟四起的年代;但处于西部边陲的敦煌却未受中央集权更迭的影响,保持了人民的休养生息与经济的相对繁华。西晋画像砖墓的内容则是这一时期敦煌人民社会经济及文化生活的真实写照的一个侧面。

敦煌画像砖墓与嘉峪关、酒泉的画像砖墓的共同点在于,它们都用复杂的仿木构彩绘砖雕作为装饰;不同点在于:一来敦煌壁画墓以墓葬照墙为施画区域兼及内室,后者以墓室四壁为施画区域,二来敦煌壁画墓以神龛灵兽及历史故事为主,而后者以生活和生产的场景为主。

> 敦煌博物馆

敦煌市博物馆成立于1979年,现馆建成于2011年,由院建筑大师崔恺主持设计,整个建筑的外形既像烽燧又像城堡,其把长城、烽燧和古城堡式建筑等文化符号融合在一起,不仅设计独特,而且馆藏文物丰富,值得一去。

馆内有14,000多件文物,其中汉唐文物最为丰富,史料价值最高,是古丝绸之路兴盛辉煌的历史印记。不要错过著名的敦煌汉简,以及堪称敦煌文献精品的藏经洞文献。你还可以在这里看到唐代敦煌墓葬的复原模型,这里是展示敦煌古代文明的重要窗口,也是敦煌学的重要的研究基地。

> 西千佛洞

西千佛洞距离敦煌市区大约35公里,与莫高窟仅仅隔着一道鸣沙山,因为位于敦煌莫高窟以西、莫高窟又俗称千佛洞而得名。

它开凿于党河河岸的悬崖峭壁上,开凿年代从北魏、西魏、北周一直延续到五代、回鹘时期,是敦煌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根据《敦煌遗书》记载,西千佛洞的开凿时间应早于敦煌莫高窟,最晚也于莫高窟同一时期。如今这里保留下来的只有22个洞窟,时期包含北魏、西魏隋代、唐代、五代、宋。


文章来源于万图路,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大湾网的观点立场。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
新手路上
:
未填写
:
未填写
:
未填写

主题4

帖子4

积分24

图文推荐

  • 糯米不要再包粽子了,试试这种新吃法,香糯

    糯米,中国传统美食中不可或缺的主角之一,从端午

  • 非常好吃的五道特色下饭菜,做法简单,好吃

    大家好,每天致力于分享家常美食的精髓。今天,

  • 南浔古镇:一天能逛完的美丽水乡!

    南浔古镇,位于浙江省湖州市,是一个历史悠久、文

  • 花甲清洗,不要只用盐水泡,10分钟吐净泥沙

    花甲清洗,不要只用盐水泡,多做1步,10分钟吐净

  • 夏天我家就爱吃这菜,好吃易做,2块钱就能

    今天做的这道菜,选用的是菜豆角,放了些辣椒,

  • 发布新帖

  • QQ客服

  • 微信公众号

  • 移动端

  •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