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瑞银《全球房地产泡沫指数》显示,香港及多伦多的泡沫风险评分降幅最大,但香港仍是全球最难负担置业的城市。
瑞银指,价格泡沫是房地产市场中反复出现的现象。“泡沫”一词指的是资产价格出现实质性且持续的错误定价,而其存在只有在破裂时才能被证实。典型迹象包括价格与当地收入和租金脱钩,以及实体经济失衡,例如过度放贷和过度建筑。
瑞银又指,宏观经济动能的变化、投资者情绪的转变或供应大幅增加都可能引发房价下跌。
瑞银2025年选择了21个城市研究,其中香港楼市泡沫指数排名第15,评分为0.44,属于“低风险”级别,较2024年度评估的0.74“中风险”有降低。迈阿密显示出最高的泡沫风险,评分为1.73。
报告中提到,在全球大多数城市,购买一套60平方米(约650平方呎)的单位超出了普通技能服务业工作者的预算,而香港是最难以负担的城市,平均需要约14年的收入才能购买一套60平方公尺的公寓,也就是说普通打工人需要不吃不喝工作14年才能买一个600多呎的楼。
瑞银表示,香港楼市成交活动已有所回升,主要受惠于按揭政策调整、物业印花税宽减、利率下调,以及最重要的楼价回落。实质楼价在较2021年高位下跌近28%后已开始稳定,现接近2011年水平。
国际公共政策顾问机构Demographia亦有发布“国际楼价负担能力报告”,香港已经第15年居全球楼价最难负担城市榜首,楼价对收入比率回落至14.4倍,即一个家庭须不吃不喝14.4年才能在港置业。
来源:香港下午茶、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