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不遇难再 发表于 昨天 17:55

奔驰全新GLC路试曝光:耍帅还是实力派?

作为一个常年蹲守车展和试驾场的老兵,我对豪华SUV的新动向总有种近乎偏执的关注。
前几天奔驰全新GLC路试车的谍照在朋友圈炸开了锅,各路车评人开启了"解读比赛"。
坐在杭州一家小店的角落里,望着手机屏幕,我忍不住对着热干面嘀咕:这车,是真有点东西的。
灯组换芯,不只是整容那么简单先说这换装的CLA灯组。没接触过的人肯定疑惑——不就换个灯吗?有啥大不了。认真的告诉你,奔驰这波操作绝不是简单的"贴标换壳"。

我前年去斯图加特总部蹭饭时,一位负责照明系统的工程师(啤酒喝高了)跟我透露:新款CLA的灯组技术含量比老款高了不止一个等级。
它不单能提供更精准的照明范围,还把能耗降低了将近18%。
放到GLC上,这意味着夜间视野和安全性的实质提升。
拿到谍照第一眼,我就被前脸那个近乎椭圆形的封闭式格栅给吸引了。
这明显是为纯电版本量身定做的设计语言。让我头疼的是,奔驰这帮人决定放弃EQ系列的命名方式,改成类似"G580"这种命名法则。
兄弟,你家产品线已经够乱了好吗?
内饰科技感拉满,但别被表面唬住说到内饰,谍照上虽然有伪装,但能看出新GLC很可能会采用EQS的设计灵感。前几个月我刚试驾完EQS,当时就觉得那块超大曲面屏简直要上天——用起来的实际体验却有点尴尬。
最让我琢磨不透的是,奔驰一直在走"科技就是堆屏幕"的路线,但使用体验真的好吗?
记得去年在崇明岛试驾时,我开着一台配备超联屏的车型跑山路,不到半小时就觉得眼睛疲劳。
希望全新GLC能在交互逻辑上多下点功夫,而不是纯粹的硬件堆砌。

倒是那个高通8295芯片值得期待。这玩意儿我在一台国产高端SUV上体验过,响应速度比上代快了能有40%,多任务处理也不卡顿。奔驰要是能把这块芯片的性能发挥好,车机体验肯定能上一个台阶。
动力系统:学会了哥们儿"套娃"谈到动力,奔驰这次明显是在玩"多平台共享"的游戏。燃油版继续用2.0T+48V轻混的老套路,但调校据说更激进了。有次试驾奔驰新平台的原型车,那个加速初段的推背感,差点让我以为坐进了AMG。
插混版本更有意思,据说采用了全新的动力耦合技术。不是简单的"发动机+电动机"的组合,而是在传动系统上做了创新,能更精准地分配两种动力。这就是为啥很多车企都爱搞插混,既能应付排放,动力又能拉满。

最让我期待的是纯电版本。
一位在供应链工作的哥们儿透露,这台车电池组容量已经做到了100kWh以上,加上800V架构,WLTP续航里程能轻松破700km。
在A柱下车身结构的轻量化上,奔驰也动了不少心思,用上了全新的铝合金材料,比传统工艺轻了接近15%。
15分钟充至80%的快充能力倒是个亮点。年初去德国出差,在一个高速服务区刚好碰到奔驰的测试车队,那充电曲线比我想象的要平稳多了。反观某些国产品牌,充电功率刚上去没两分钟就开始疯狂降。
九月亮相,能否力挽狂澜?说实话,奔驰最近在中国市场的日子不太好过。年初那批降价操作,虽然短期拉动了销量,但品牌溢价能力被自己玩没了。某种程度上讲,GLC是奔驰在中型SUV市场的命脉,这次换代真不能再砸了。
9月份首发的时机也很微妙。正好卡在年底冲量的前夜,如果定价和配置能做到位,或许能帮奔驰在今年收个好尾。但我还是有点担心——奔驰近两年的产品力确实有被对手甩开的趋势,尤其在智能化和电动化领域。

去年在深圳一个朋友那边,我同时体验了GLC和最新的宝马X3。说实话,在驾驶质感和智能辅助上,宝马确实领先了一截。更别提那些高举"智能化"大旗冲锋的国产选手了。
全新GLC到底能不能帮奔驰止血,真得看它能否从"换壳升级"进化到"体验革新"。车灯能换,内饰能堆,但用户体验这东西,可没那么容易蒙混过关。
作为一辆预计售价落在40-60万区间的豪华SUV,品控和做工必须无懈可击。记得前年试驾一台进口GLC,后备箱左侧的塑料面板接缝能塞下我的名片——这种细节在新车上绝对不能再出现。
如果你问我值不值得等这台9月发布的全新GLC,我的建议是:如果不着急,真的值得再等等。
当然,要是现在有车企给你足够诱人的优惠,该出手时还是得出手。
毕竟在这个瞬息万变的市场,明天的好车永远比不上今天的现车香。文章来源于月月在成长,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页: [1]
查看完整版本: 奔驰全新GLC路试曝光:耍帅还是实力派?